实名举报学术造假南京大学教授退出院士增选作者:百合花花 发布时间:2013-10-25 12:32 类别:教育 区域:南京鼓楼 投诉报料:2 王牧。1995年起任 南京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起首批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闻海虎。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第一获奖人)。2010年度获得亚洲华人物理奖。 原标题:实名举报同事学术造假 南大教授宣布退出院士增选 被举报者也是候选院士,他称“清者自清”; 中科院:调查还没结果; 南大:望两人“专注科研” 10月21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牧在科学网个人博客上,发布了一个轰动学界的消息—他申请退出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与这一消息同时发布的,还有王牧写给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被举报对象是同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的闻海虎,而闻海虎跟王牧一样,今年也被推荐为中科院数理学部增选院士有效候选人。 昨天,王牧教授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而闻海虎教授在网上回应称,王牧的举报用了一套错误的数据,而且大部分不属实,“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我只给你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现代快报记者 顾元森 举报者为何要退出院士增选? “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 昨天下午,王牧教授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9月15日,他便向中科院数理学部实名举报闻海虎论文涉嫌作假一事,10月13日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进行调查,10月14日中科院进行了独立调查。至此该事件调查程序正式启动。10月16日王牧向几位推荐人发了关于他退出今年院士增选的信件。 “我退出增选院士的原因是避开利益冲突。一个院士候选人举报另一个候选人,总让人感觉到怪怪的。既然中科院已经调查了,我的初衷也已经达到了,那么,我就申请退出吧。”他说,申请退出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涉嫌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 举报人特别声明 王牧称,鉴于闻海虎论文涉嫌造假事实的发现、披露与他本人作为院士候选人是平行进行的,有必要说明两个时间节点。一是2013年7月5日,《自然—通讯》 编辑部已经收到王牧课题组三名成员撤销署名的请求;二是2013年7月17日,数理学部院士候选人分组投票结果揭晓。 王牧说,“我一直在想,今天我们能容忍的学术造假的底线是什么?在没有测量过能谱的电镜照片上随手加上几十个点,声称在这些点做过能谱测量;……如果这样的事情‘不算造假’,那么要假到什么程度才叫造假?” 举报证据何在? 王牧称:有3人“被作者”,数据涉嫌造假 王牧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落款日期是今年9月13日。在举报信中,王牧称,闻海虎在2012年8月底至王牧办公室商谈,要求与之合作,王牧课题组的三名成员做了相关工作后,将原始实验数据拷贝给了闻海虎的学生。今年7月2日,王牧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闻海虎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的消息,王牧课题组的三名成员被列为第7、8、9作者。 王牧称,他随即询问了三人,三人均告知从未参加过实验制作,为此,三人向编辑部要求撤销署名,编辑部随后来信询问投稿细节,同时询问是否对文章数据的真实性有疑问,三人对比检查原始数据和已发表文章后,发现该文涉嫌造假。 王牧说,自己的两名学生和一个实验员是“被作者”了。王牧称,从闻海虎论文中的数据对比原始数据看,是经过处理的,接下来推导出的数据之间的关联也是“编造的”。 举报背景补充 据了解,就在《自然—通讯》刊出该论文的前一天,中科院网站公布了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共391人。王牧、闻海虎均名列其中,且参选的都是中科院数理学部。今年7月17日,王牧、闻海虎在分组投票结果中双双胜出,进入下一环节。 闻海虎“接招” “清者自清,王牧在混淆视听” 昨天凌晨近4点,闻海虎教授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题目是“关于《Nature Commun. 4, 1897 (2013)》的说明”,对王牧举报自己一事做出回应。闻海虎在博文中称,他本来不想在网络上讨论科学问题。在王牧教授把此事投诉到中科院数理学部以后,中科院数理学部和教育部责成南京大学分别组织了独立专家组进行调查。目前,对于此事的调查仍然在进行中。“我相信到最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被作者”是咋回事? 闻海虎表示,在论文发表后很长时间内,作为第七、八、九作者的王牧课题组三名成员没有提出异议。2013年7月18日,三名作者在王牧的要求下,突然向编辑部提出撤名字。闻海虎称,王牧故意使用错误的数据系统,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对于论文中两名作者邮箱系伪造的说法,闻海虎解释,“我是后来才知道他们是王牧的学生,我和这两个学生之间没有直接交流,因此也不知道他们的邮箱。我确实没有很好地联系到他们,这一点对不起两个学生。” 数据没有任何造假 闻海虎表示,论文中的数据点个个真实可靠,没有任何人为制造的假点。数据点的选取也是有一定的原则。“我们的文章个别地方文字描述不够准确,我们会在文章订正中加以说明。如果对这些由于疏忽或语言描述上的非原则性问题都上纲上线,就会使人怀疑其动机了。”闻海虎称,关于科学问题的判定,一切静等调查组专家的最后结论。 各方说法 学界看法不一,举报人动机被质疑 王牧的博文一经发表,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截至昨天下午5点,该博文点击量超过7万。网友们意见不一,学术界评价也不一致。 某大学教授撰文称赞王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也许是受导师闵乃本院士的影响,在南大,王牧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闻海虎教授就在他眼皮底下造假,如果睁一眼闭一眼,那绝对不是王牧的风格。”不少网友也认为,学术的不正之风,大家都深恶痛绝,希望调查清楚后能及时公布结果。 博客认证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的祝熙宇表示, “王在院士评选的关键时期举报闻,动机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关于王为什么要退出选举,是不是真如自己所说完全是出于公心?” 祝熙宇称,以今年为例,在学校的资助下,闻已经发了三篇Nature子刊。可以说这就使得闻成为王在物理学院竞争的最大对手。王这一次绕开学校,直接向中科院上告,已经注定无论是闻还是王今年都不可能再评上院士。 昨天下午,王牧告诉记者,此前他和闻海虎及参与实验的若干人员,已经接受了教育部与中科院相关人员的调查,但目前自己尚未得到调查结果,“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出来。”不过他说,即使最后调查结果不对外公布,最起码相关部门应该将调查结果通知他,因为他是举报人。针对闻海虎发表在网上的博客,王牧表示,“稍晚些,我会再做一个回应。” 随后,记者联系了中科院数理学部,工作人员表示,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保密性的规定,是否已接收举报材料以及相关调查情况等均不予对外公布,且在没有核实之前,不建议过多关注。记者联系了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对方表示,他们已关注到王牧公开发表的声明,目前,王牧投诉闻海虎论文“数据造假”一事尚在调查之中,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中科院:核实前勿过多关注 南大:望两人“专注科研” 王牧教授告诉记者,南京大学是他学习工作了30年的地方,他不希望这件丑事使得南京大学的公众形象受损,但他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学术的纯净。 昨天,针对王牧举报同事闻海虎一事,记者联系了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但该学院表示,对具体情况不了解。有关人士称,这件事是学校及中科院相关人员负责处理,学院不参与处理。 南京大学有关部门回应记者称,南京大学历来很重视学风问题,两位教授反映的问题是很严肃的科学问题,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另外,王牧教授与闻海虎教授都是很优秀的教授学者,学校希望两人“能专注科学研究”。 3大追问 虽然真相一时还难以揭开,但此次院士候选人涉嫌造假事件再次引发各界对当前院士评选的疑问。 院士评选“纯度”几何?作为国家认可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院士评选理应严肃、公正和纯粹。但受巨大利益驱使,近年来,院士评选越来越受到学术以外因素的影响。烟草院士、官员院士、学霸院士……人们不禁要问,院士的学术“纯度”究竟几何? 参评院士有哪些潜规则?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法庭上供述,他先后受贿2300万元,均与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具体情况如何,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但院士评审需要权力和金钱进行“公关”,已是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一人参评院士,举全校之力运作,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人们期盼,能否改一改院士评选中的不正之风? 院士制度改革何时启动?院士制度在国外仅仅是学术会员群体,不仅没有特殊待遇,还要缴纳会费。但在国内,院士不仅是一项荣誉称号,更掺杂了科研经费分配、学术课题评审等巨大的利益。近年来,多位知名学者呼吁改革中国院士制度,将院士恢复为终身荣誉,而不再是“终身特权”。据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
GMT+8, 2024-11-15 20:59 , Processed in 0.0669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