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1 10: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杆秤 发表于 2011-12-11 09:55
啊,第一次听说,求解
我找的,你不妨研究看看
江苏赣榆一支董氏一族,实乃董氏合宗的一个典型事例
.他们(连海地区)调查核实了150多个董族村庄,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以董雄为大宗的主支一派来自云南 - 密云 - 胶西 - 赣榆.
堂号是三策堂。
时间为洪武四年(1372).2).
以董晋后裔为主系的董氏来自徽歙地方(江西.德兴).时间为嘉靖二年(1523).3).以董茂先后裔为主系的董氏,来自建鸥(闽.五夷山)。
时间为光绪十五年(1889),
堂号是遗安堂。
另外还有两支,来源待考.目前,他们已将三大支派来源不同地方,
不同时间的董氏谱系合三为一,通用董雄一谱,并统一他们的派名:前十二代"雄聪督甫季绍禀继机永天曾";后二十四代"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建德文兴有(广盛大承绪曰安长)".董茂先的派字如下:"茂先珎顺瑄逵永楫臣学第允经霖定景之国成恒建德文兴有.董晋派字与南方谱相同从略.从两支派的派名看,到二十三世之后方能合为一谱,任重而道远...据谱载,董雄父亲董祥,生二子,长董纲次董雄.董雄祖父则是董守中.董守中是董俊长子董文炳之孙.董文炳长子董士元,战死于扬州城外(1270年时42岁).次子董士选一生屡任重职,如行枢密院事于湖广;以中书左丞与平章政事镇浙西;又拜江西行省左丞事赣州;又出江浙行省右丞迁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迁陕西...他的儿子守中,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次子守悫侍正府判官.三子守思知威州和无锡.
按赣榆家谱记载,士选还有颜成子与董才子二人...董守中在云南为官时其家眷并没有回归藁城,而是随文炳等董裔安置在密云留守处.这就是赣榆家谱所载"来自云南 - 密云 –
赣榆史实.赣榆董氏由于合宗而使族群迅速壮大,据初步测算,目前有七万之众(或多于此数).他们分布范围从连云港向黄淮扩散,北到山东半岛,南到盐城以南,西与徐州相接...按照他们的家谱,董才一支(董守中兄)下有董杰和董鳌.琳.兴.宣.这里的宣字辈从年代看极有可能与本文所述及的董一元有着密切联系。
因为董一元是董承宣的七(八)世孙,而董承宣董印宣的宣字辈年代恰与董才以下鳌琳兴宣相符,又同为武将.如若成为事实,董承宣应算董俊五世孙,董仲舒六十二世孙...在赣榆谱书上还有"邦"字辈一派甚为有名气,仅这一支的董俊后裔,为官者大有人在.同时,也正因为这一名人诸多的派衍,我们可以很有成效的进行全国董氏联接工作.例如,山东阳信县的董邦政一支,就很顺利的归宗成功.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字辈会出现相同效应..
关于董雄与南方董晋的连宗,赣 榆是这样做的:雄系十七代"作"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四代"振"辈.雄系十八代"毓"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五代"锡"字辈.雄系十九世"淑"字辈,对应于晋系三十六代"传"字辈...据他们家谱讲,这种作法起源于一百五十年前的合宗会上。
赣榆内部也曾出现过另立支派的事件,后来他们通过协调统一认识,从新合谱。
例如赣谱在十三代时与房谱合宗,"国克际士"为同辈;十四代与八代合,"家选立明永"为同辈;十五代与九代合,"恒保玉西"同辈;十六代与十代合,"建春有"同辈;十七代与十一代合,"作维云步树"同辈;十八代与十二代合,"毓安瑞文会灯"同辈;十九代与十三代合,"淑金道"同辈;二十代与十四代以下,自(志)统一字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