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841|回复: 1

“好色”食品层出不穷 支招连云港市民如何辨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2 13: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瑞 武娜 宜福 王君 文/图 □策划  郝忠军
   “化工鸭血”、“瘦肉精”、“染色馒头”……2011年以来,尽管刚刚过去四个多月,但有关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洪水猛兽不断袭击着广大消费者,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市民更是谈“色”即变。究竟有哪些食品易被上色销售,它们又为何会被上色?近日,笔者跟随工商、食安委等工作人员对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同时给市民支招,教您如何从颜色分辨染色食品。 
1303413449776031-1303413449948761.jpg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对“上色牛肉”进行查处。
  【为卖相好看】牛肉染色多为饭店“专供”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瘦肉精”和“核泄漏”事件导致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空前重视,甚至出现部分消费者停止食用猪肉海鲜,荤菜只采购牛羊肉或者鸡肉。据了解,肉类食品中熟牛肉的销售尤其火爆,新浦市区熟牛肉的销量比起往年上升约有五成以上。然而,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工商部门以及新浦区食安委的执法人员在对市场上销售的牛肉进行检查时,发现多次整治的“上色牛肉”又出现抬头的情况。
  在市区某大型农贸市场内,15个销售牛肉的摊位中,明显有3家摊位上销售的部分牛肉色泽鲜红。面对执法人员的到来,两摊主手忙脚乱地想将“问题牛肉”藏起来,但被执法人员当场查扣。经调查了解,目前商贩用来给牛肉上色的原料多为亚硝酸盐和一种叫做“直接艳红”的偶氮染料。
  据了解,亚硝酸盐是属于国家食品添加剂中发色剂的一种,添加后可以让肉类煮熟后颜色粉红、口感鲜嫩,且能明显延长保质期。但是必须严格限量使用,按国家相关标准,每公斤肉类只能使用亚硝酸盐0.15克。但在很多牛肉加工小作坊,加工者都是凭手感放亚硝酸盐,一旦过量,很容易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甚至致人死亡。而“直接艳红”实则为工业染色剂,根本不能在食品中添加。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随着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在购买牛肉时大多选择原色。而染色的牛肉则大多是饭店“定购”的,“主要是染了颜色卖相好,看起来有食欲。”对此,工商部门表示,近期将加强对牛肉市场的突击检查,同时一旦在饭店内查获“上色牛肉”,将对饭店进行严肃查处。
  支招:市民在选购牛肉时,应尽量挑选色泽自然、切面有光泽、质地坚实、有韧性的牛肉。在饭店进餐时,慎食“粉嫩熟肉”,发现熟肉呈鲜红色,口感比一般熟肉细腻,甚至很难吃出肉质纤维的感觉,可能就是添加亚硝酸盐嫩肉剂的作用。  
1303413449776031-1303413449989655.jpg
新浦区食安委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染色蔬菜。
  【为增加销量】蔬菜“新鲜”上市吸引眼球  
  为了让蔬菜看起来更新鲜、更诱人增加销售,目前少数蔬菜批发商开始在蔬菜的颜色上动起了脑筋。16日上午,笔者跟随新浦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检查人员对农贸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少数商贩所卖的海苔、莴笋等蔬菜颜色明显过于鲜艳,有的叶子和梗呈现暗绿的颜色,有的则是翠绿发亮。
  通过检查人员检验,笔者发现这些都是染过色的蔬菜。“菜一看就是被染色的,绿的不正常,估计一泡水,颜色就没了。”站在蔬菜摊边准备买些苔干回家的张大妈感慨地说,“现在的商贩,为了多卖钱,真是想尽了办法。”和张大妈一同来买菜的邻居也无奈地摇摇头。一位前来进货的商贩告诉笔者,他一直都是从这里进的货,看着颜色鲜艳销量也一直不错,至于是不是染色的,他也不清楚。
  据了解,如今少数不法商贩会长期在蔬菜上涂染工业染料,因无色无味,经常被人们忽视,长期食用对人体的肝和肾功能都有损伤,甚至得肝病或者肾功能衰竭等。
  支招:很多市民会认为,蔬菜越鲜营养价值越高。事实上,大多数蔬菜存放一周后其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刚采摘时相同或相差无几,而刚采摘的蔬菜上往往有农药、化肥等残留,最好存放几天药物挥发了再食用。因此,市民在购买蔬菜后,最好进行多次清洗,或者浸泡一段时间,使得菜表面的药物溶解,如购买到染色蔬菜,可立即拨打工商部门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1303413449776031-1303413450002755.jpg
虾干颜色鲜艳,执法人员现场比对查看。
  【为高价销售】虾干色泽鲜艳卖价更高
  “这虾干颜色怎么这么鲜艳,是不是染色了?”前不久,新浦区食安委工作人员在对农贸直销市场的海鲜干货店进行检查时,发现个别商贩销售的虾干颜色鲜红,比以往正常虾干明显色泽鲜艳。面对质疑,商贩矢口否认,但经过抽样检测,很快发现这些色泽鲜艳的虾干很可能是使用了化工染料染制而成的。“染过色的虾干与原先价格相比往往要高出10元至20元不等,销售时价格还可以抬得更高。”执法人员告诉笔者,少数不法商贩为了以次充好欺骗顾客,在虾干里加色素让产品看起来更加红润,这主要是迎合了市民对货物色泽要求的心理。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称,加工虾干的工序挺简单,而煮虾是虾干加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煮出的虾颜色好不好看都是有门道的。据了解,加工者一般都要在煮虾的大锅中加入红色素,这样加工出来的虾颜色亮红,看起来格外新鲜。煮过后变成亮红色的虾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晾晒,变干后这种红色过几个月都不会褪色。而给虾干加工“上色”早已成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据了解,这些所谓的红色素包括食用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甚至还可能是工业化学品“藏红花精”等,此类化学品长期食用可能致癌。
  支招:由于色素基本上没有气味和味道,所以市民用鼻子闻嘴巴尝都感觉不到。不过,没有添加过色素的虾干外皮微红,里面的虾肉是黄白色的,添加了色素的海米,外皮通红,掰开看里面也是通红的。因此,市民在购买时可掰开进行查看。  
1303413449776031-1303413450024104.jpg
工商执法人员查看假冒“牛柳”。
  【为迎合市场】假冒“牛柳”实则鸭脯肉
  19日上午,笔者跟随执法人员再次对多家农贸市场“上色牛肉”进行突击检查时,意外发现每斤售价20余元的牛肉,而牛柳的零售价却只要7元一斤。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牛柳”销售摊主也坦言相告,自己销售的“牛柳”压根就不是牛肉,而是用鸭脯肉腌制而成的。“只要买的人问,我一般都会告诉对方是鸭脯肉,牛肉这个价格肯定买不到,起码也要十几块一斤,价格太高了不好卖。”该摊主告诉笔者,自其三年前开始销售“牛柳”以来,卖的就一直是这种鸭脯肉制成的“牛柳”,且早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事实上,市民随便百度一下便可得知,所谓“牛柳”应为牛的里脊肉,是牛身上最嫩的一块肉。而如此偷换概念的做法,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让市民享受所谓“牛柳”的同时,又不会被高额的零售价吓跑。
  既为鸭脯肉,为何这样的“牛柳”看起来颜色红润,与牛里脊肉几乎无异,难道也进行了染色?对此,摊主称这些肉都是别人腌制好自己拿来销售的,自己也不清楚。对于为何一定要将鸭脯肉称作“牛柳”来销售,摊主告诉笔者,不仅是农贸市场,就连超市也是如此销售的,但不排除商家、饭店自己制作“牛柳”,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情况真的如该摊主所说的那样吗?随后,笔者跟随执法人员又对连云港市多家大型超市进行了检查。值得庆幸的是,超市销售的均为牛肉,而非冒牌货,不过价格也翻了一倍多,均在十六七元钱左右。
  支招:鸭脯肉和牛肉不但有明显的纹理区别,且闻上去气味也不同。此外,鸭脯肉“牛柳”与真正的牛里脊在价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市民在购买时应先进行询问,并可通过观察肉质纹路、气味进行分辨。  (编辑:王夫成)
发表于 2011-4-22 14: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处一家,财产充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6 06:24 , Processed in 0.0855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