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557|回复: 1

清明时节所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7: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时节所想


    清明节将至,我们看看清明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晋公子重耳当饭吃,是封建社会臣子对君王之忠,当然,当今社会也可以理解为迂忠。但就是这个迂忠,才有了今天之清明节。

      在小说中我们常见割股奉君、割股疗亲或割股孝亲。

    据说,孝子郑兴,自幼很有志向,终日勤劳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郑兴守孝3年。母亲久病不愈,郑兴服侍床前,从不解衣,不离母亲半步。母亲想吃肉丸汤,郑兴因无钱买肉,于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汤奉母。此事传开后,人人都为郑兴的孝道所感动。“割股奉亲,乃世乏奇事!”。在清乾隆《孝义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遂改名孝义。事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国志》。”

 《二十四孝》有个 典故:周得闻,字君升,清朝吴县人。他天性至孝,五十多岁时,犹割股治疗母亲的疾病。

    以上都是传说,或据说或典故,我们不妨看看赣榆人真实的孝义。

1、赣榆光绪县志(359页):李仁母周老而瞽 人燃指以禱 目复明 父遷病
篶忽思肉 食仁割股以进愈 父母死盧墓三年。终身不茹荤,卒年七十岁。

  2、赣榆光绪县志(362页)朱應吉天柱令子,曾割股为羹,以疗母疾,臺司表其门弟臺應祐

3、嘉慶海州州志
劉行燦父菊諸生家極貧,行燦與兩兄弟皆傭以養母病焉,思鴿肉,行燦求之不能得,忽恍惚間人語,鴿肉近在爾身,何他求?行燦仰天泣曰:神命之矣。遂割左股,烹以进,曰:鸽肉也。母食之而差,行燦喜甚,將再割而血溢不止,语其兄曰:我死母生,无所恨,慎勿念母知也。逾夕竟死。

附3之大体意思:
刘行燦的父亲叫菊,这个人家非常贫穷,刘行燦兄弟两个都是一般的人。一天他的养母有病,想吃鸽子肉,刘行燦到处求人寻找,没有钱就得不到。在恍惚间好似有人说:鸽子人近在你身,何必到处找去?刘行燦仰脸大哭说:是神让我这样干的。于是拿刀在左大腿上割一块肉,煮熟了端给母亲吃,说这是鸽子肉。母亲吃了病见好,可还不够,刘行燦心里高兴,在大腿上再割一块,在伤口处血流不止,他对其兄弟说:我死了不要紧,母亲能活下来了,没有什么遗恨的,切记不可让母亲知道。到了晚上,刘行燦就死了。

      这三个赣榆可歌可泣的孝子,既没有流传到二十四孝里,恐怕他们的后人也不一定清楚,只是在县志、州志予以记载。

     我们今天,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在祭奠先祖之时,不要忘记先祖留下的东西。




该贴已经同步到 周东的微博
发表于 2011-3-30 18: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大出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7 03:57 , Processed in 0.197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