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568|回复: 4

转自崔曼莉博客:鱼鹰的想当然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7 1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崔曼莉博客:鱼鹰的想当然生活

曾经看过一个朋友的文章,说他们去云南旅游的时候,在洱海上看到渔民们养的鱼鹰。夜晚的鱼鹰孤独地站立在船头,每只鱼鹰的颈上系着一根红线,那是阻止它们进食的线,是为了让它们保持饥饿,可以为渔民下海捕鱼。
看了这样的文章心里非常难过,觉得人把动物当成工具,而动物因为自己的智力与体力无法与人类抗衡,便沦为人类的奴隶。那一幕里的鱼鹰像某些人生一样悲惨而无助。可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电视节目,记录着在洱海边渔民们养鱼鹰的故事。鱼鹰在很小的时候,就由渔民们饲养,对待它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满月的时候要给小鱼鹰洗澡。这是小鱼鹰第一次接触水,预示着它们在长大以后都能成为水中健将。
那里的渔民家家都养鱼鹰,白天划着船、唱着歌,载着鱼鹰到洱海上捕鱼。鱼鹰的脖子上确实系着一根绳子,但是这根绳子很松,所以它们捕鱼的时候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把大鱼拖上船。记者问这绳勒不勒,渔民说不勒不勒,松的很。
摄影机记录着鱼鹰下海捕鱼的全过程,他们在清澈的海水里潜上潜下,见到小鱼就吞进肚里,见到大鱼奋力捕捉,把大鱼叨到船上。被鱼鹰抓到的鱼身上都有一条伤痕,这样的鱼在洱海边卖的非常快,几分钟就会抢完一筐。当地人们认得鱼身上的伤痕,被鱼鹰打上的鱼,肯定是洱海里的,而且肯定又大又新鲜。
这些年为了环保,政府颁布了洱海的禁海令,一年有几个月的时间渔民不得下海捕鱼。渔民可以不吃鱼,但是鱼鹰不能不吃鱼。为了为自己的这些宝贝,很多渔民一年的收入全部砸在了禁海期的鱼鹰口粮上。他们每天背着大筐去市场上买鱼,回来喂自己的鱼鹰。收入一天一天减少,但渔民们却舍不得放弃自己的鱼鹰。对他们来说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养鱼鹰,成年后又和鱼鹰每天工作,鱼鹰不仅是工作中的伙伴,更是家人和朋友。
老渔民可以把眼睛蒙上,仅凭手感就能摸出自家的鱼鹰。记者不相信,于是弄了几十只鱼鹰来让老人去摸,老人飞快地摸出自己家的鱼鹰,并不屑地告诉记者,在赶海期的时候,每到傍晚时分,海滩上密密麻麻成群结队的鱼鹰,他们都是凭手摸,找出自家的鱼鹰的。他告诉记者,他有一只鱼鹰一天可以抓30几条大鱼,骁勇善战,可有一天洱海上突然起大浪,那只鱼鹰就失踪了。为了找这只鱼鹰,他几个月的时间吃不下睡不着,在海上划着小船呼唤它,寻找它,甚至做了电视广告,希望有人看见它,能把这只鱼鹰送回来。
老人说的十分动情,他说我这辈子也养不了这么好的鱼鹰了,我这辈子都想着它!它是最好的鱼鹰!看到这里我十分感动,多年前那幅孤独的,凄凉的画面一扫而空。我们都当过游客,也都曾路经很多地方。当我们把那些地方的见闻告诉别人时,有几分是真实的?有几分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算是眼见耳听,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带着所谓的感受,和在感受中所谓的想当然。
所以听见别人的观点不急着赞成,或反对才是正确的。哪怕这观点值得感动,甚至令我们落泪。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一定要亲身调查和研究。虽然那个电视台的节目让我感动,但我并不认为鱼鹰的生活就一定那么美好。到底鱼鹰的生活是什么样,对我来说,依然是个谜!
发表于 2009-8-7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崔曼莉
是谁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 崔曼莉
  公司: 英派瑞克科技
  职位: 执行总裁
  崔曼莉,女,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家,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知名外企从业经历,2004年进入互联网产业,现为某高科技公司执行总裁。2007年9月化名京城洛神,在网络发表长篇小说《浮沉》第一部,引起轰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2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对了,想起来了,浮沉他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09: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鱼鹰,是不是用嘴抓鱼的老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5 03:22 , Processed in 0.0817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