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84|回复: 0

李埝:秸秆禁烧新鲜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讯员  陈达)一年一度的秸秆禁烧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实现今年秋季“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实现全面禁烧目标,东海县李埝乡禁烧办集中组织开展联查活动。各行政村也全面落实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的“六定”措施,对乡村实行逐级分包责任制,做到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包机、包地块,将禁烧网络延伸到农村地块每一个角落,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有灰必究。近日,笔者来到该乡,领略到了秸秆禁烧工作中发生的许多新鲜事儿。

  秸秆送进养牛场

  在该乡石寨村的玉米田周边,“禁止焚烧秸秆”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该村的党支部书记王怀成告诉笔者:“我们村从来就没为秸秆禁烧犯过难。”在该村的秋收现场,笔者看到正在忙活的村民李相杰。他不是在自己地里收玉米,而是跑到别人家的地头收玉米秸秆。他告诉笔者:“俺从农民手中收购秸秆,然后拉到乡亨德利养牛场,300块一吨卖出去,一个秋季也挣个两三万。”

  在常人眼中不屑一顾的花生、山芋、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如今被李埝农民做成了产业,效益十分可观。目前,该乡有1000余名的群众从事这项工作,拥有大小车辆几十多辆,他们收购、装卸、运输分工合作,共同致富,已初步形成产业链。

  秸秆还田巧细账

  李埝农民如今热衷于秸秆还田,是因为他们算清了三笔账,怎么算,都是“还”比“烧”好。

  先算“成本账”,省工省力投入少。该乡恰恰村农民刘培育看到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邻居越来越多,也加入了“还田大军”。他心里有本账:秸秆还田机作业省去了机器耙耕费每亩40元,省去将秸秆从田里运出的费用;每亩田少施40公斤化肥,省了一笔化肥钱。日前,笔者来到李埝乡连汪村农民工程计柱的田头,他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已经两年了,如今尝到了甜头:“秸秆还田后,每年少施一次肥,每亩省100元,秸秆是肥田的宝贝,下了地,土壤肥力好多啦。”

  再算“增收账”,土地增效单产高。程计柱家有10亩地,去年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比没有秸秆还田的农户高40多公斤,加上平时每亩节支的100元,他估算了一下,去年水稻一熟增收约2000元。“加上夏季小麦,每年总共能增收3000元。”程计柱说。

  还有一笔“生态账”,农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在李埝乡,随着政府禁烧秸秆宣传家喻户晓,像程计柱、刘培育一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到农作物收获时节,这里的空气质量明显比以前好。

  “烧秸秆,烧乱了土壤结构,烧掉了有机肥料,烧坏了生态环境。”刘培育说,现在,夏季的麦秆儿和秋天的玉米秆儿,被收割机直接切碎翻入土下,不用捆不用运,土壤不板结了,庄稼长得比施化肥时更有劲。

  秸秆粉碎种蘑菇

  10月5日上午,在李埝乡高埝村两委的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用菌技术培训会正在这里进行。正逢秋收农忙时节,这个小小会议室里竟有50多位农民坐在这里认真听讲,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原来,农民们是在这里“进修”挣大钱的。“种植小麦,一亩地也就千把块钱,而生产食用菌,亩收益在几万元。”参加培训的农民介绍,生产食用菌,虽然能“挣大钱”,但对技术要求高,加上食用菌要用农作物秸秆做原料,因而,赶在农忙时节参加培训。据了解,目前,该村现有200多个农户从事蘑菇种植,每年可产蘑菇10万多斤,约可消化秸秆20多万斤。

  该乡农技站负责人介绍说,一般情况下,生产1公斤粮食的同时将产生1公斤秸秆。3亩田产出的秸秆,如用来栽培食用菌,只要有0.3亩地便可将其全部转换。资金投入上,粉碎秸秆、购买其他原材料、菌种等,成本1万元左右。栽培产出比为1:2,即投入1元,产出2元。他同时也表示,明天开春将提前举办秸秆栽培食用菌培训班,让这项化废为宝的技术尽快成为农民手中的致富工具。 http://www.aigany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9 02:40 , Processed in 0.121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