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焦点 查看内容

揭开连云港第三批省级“非遗”的面纱

2012-1-13 08:54| 发布者: 谢小茹| 查看: 684| 评论: 0

摘要:   记 者 李 刚 通讯员 徐洪绕 不久前,在我省确定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连云港市共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它们包括:民间文学2项,传统戏剧1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医药2项。同时,还有两项 ...
  记 者 李 刚 通讯员 徐洪绕 不久前,在我省确定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连云港市共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它们包括:民间文学2项,传统戏剧1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医药2项。同时,还有两项被认定为传统技艺类或作为一项技艺的部分认定。这些代表着连云港文化遗产水准的项目到底好在哪里?记者带您揭开部分项目的面纱。

  海州也有“阿凡提”

  自古智慧人物为民伸张正义的故事都被百姓津津乐道,这不,海州也有自己的“阿凡提”哦!

  海州智慧人物传说是指流传在古海州以卫哲治、苗坦之、吉杲三人为代表的民间智慧人物的系列传说。这些传说流传在东海县、海州区、新浦区、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以及淮安市、盐城市的部分县区,自清代乾隆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这三位传奇人物有的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把他们的一些故事加以夸张虚构,具有传奇色彩。如卫哲治,关于他为官廉政、智斗豪强的传说有26篇。苗坦之是海州西乡一位穷秀才,关于他帮助穷人、智斗豪门的传说有55篇。吉杲诙谐幽默,正义感强,是海州地区有口皆碑的一位东方朔式的传奇人物,他的传说有75篇。

  海州智慧人物传说自清代起,一直以口头方言代代群体相传。连云港市境内几乎家喻户晓。现仍为群众在社区文化及街头纳凉聊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传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为清官断案、穷秀才救贫民、治恶霸、斗贪官、长工斗地主等等,着力赞扬他们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西游”实证二郎神

  《二郎神的传说》是《西游记》一书中的二郎神杨戬,经民间说书艺人整理,代代口传心授的诸多的灌南民间传说之一。流传于灌南县新安镇、张店镇、李集乡及五队等地,其中包括《二郎劈山救母》、《二圣斗变》、《二郎担山赶太阳》等传说,在灌南民间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

  这些故事中《二郎劈山救母》传播最为广泛:杨戬因救母心切,一刀劈开桃山,救出了母亲的故事成为灌河两岸“孝”文化的重要起源,并多次被连续剧和电影重新演绎,同时,为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大量素材提供了自然背景。孙悟空和二郎神《二圣斗变》的传说讲述了孙悟空七十二变和二郎神的七十三变本领,故事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并成为《西游记》中重要的故事。

  二郎神的传说中的许多载体,如今已成为灌南的景观。如香泉井、法宁寺、五龙口湿地等。

  一贴膏药治顽疾

  中国的传统医学,在很多情况下能起到独特的效果,本次非遗中就有一项传统医术———戴晓觉膏药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誉。

  戴晓觉膏药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城市享有盛名。主要分布于浦东街道办事处龙苑社区,后辐射至东海、赣榆、灌云、灌南等周边县区。据《海州乡土文化》记载:民间著名中医丁儒奎老先生,独创黑膏药制作技艺,治疗皮肤病类疾患疗效显著,后收海州医师戴士柱为徒,传授膏药技艺。又据《连云港市卫生志》记载:明末清初,戴士柱在海州经营药店,拜丁奎儒为师后,学得黑膏药制作技艺及诊治秘方,凭借着自己平时自学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自己多年搜集的各类民间偏方,潜心钻研膏药制作技艺,创立了戴氏膏药制作技艺。

  戴晓觉膏药对诊治疑难杂症和常见皮肤疾患疗效较好,百年戴氏膏药享有盛名。因为戴晓觉膏药治疗皮肤类疾患时,具有简便、经济、见效快、无副作用等优点,既不影响人们劳作,也省去了熬制汤药等环节。

  民国初年,戴士柱在海州开办了“戴晓觉膏药店”,百年来戴晓觉膏药,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凝聚了戴家四代人的心血,治疗了无数的疑难杂症。遵行父辈“待人接物德为先,要行医先做人”的医训,积德行善。

  1946年至1958年,戴氏膏药制作技艺传承人戴国举,在日本投降后返回连云港新浦地区,继承祖业炼药行医。在新浦王巷头开设戴晓觉膏药店。戴国举主治时每日门诊量多达几百人,应接不暇。

  巧夺天工话锻铜

  锻铜工艺是利用铜伸缩性好、软硬度适中等特点,用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等造型技法,加上特殊配方对作品表层进行工艺处理,以其金属材料特有的质地感、浓郁的手工美、质朴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其作品流传到世界各地。

  锻铜工艺是连云港锻铜工艺品的主产区之一,分布于连云港市及下辖的赣榆、东海、灌云三县。据考证,1960年在连云港市新浦区花果山乡大村出土的铜鼎,是迄今为止江苏境内所发现的最大铜鼎(现存南京博物馆),并将连云港锻铜工艺追溯到2800年以前。

  锻铜工艺以紫铜板材和黄铜板材为原材料,使用各种金属锐器,按设计方案,在铜板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各种图案,或将铜皮加热使之变软,用铁锤、木锤或胶皮锤为工具,经锻打或錾击工艺,做成各种制品。

  连云港地区的锻铜工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工艺品古朴典雅、造型细腻,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安息吧———战靴》等在国内及港澳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连云港锻铜工艺作品内容涉及广泛,有人物、景物、器具、兵器、书法等,不仅形体生动,还具有北雄南秀的特点。连云港锻铜工艺作品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收藏、陈设、礼品,许多大型作品还用于城市雕像。

  连云港市该项技艺的传承人周存玉是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他1981开始学习锻铜工艺,现在做出的锻铜工艺品,以其款式新颖、技艺精湛、实用美观在国内享有盛誉;以其构思严谨、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显工显艺为基本特征;主要以挂件、人物、动物等主。 (编辑:张笑爽)


喜欢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16:34 , Processed in 0.0534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