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孙飞 通讯员 克忠 农产品直接对接超市,可以大大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让农户和消费者都受益。但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超对接,仍面临巨大挑战,需解决许多问题。 出台政策 鼓励“农超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是基于农户与超市的利益性目标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产业流程特点的关系联盟。 自从去年以来,连云港市就先后出台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批发、零售企业降低交易(管理)费等,建立连云港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 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连云港市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为市民准备了一个产量稳定、价格实惠的“菜园子”。 实践过程 产销双方慢了半拍 自从政策出台后,连云港市也在积极指导零售商开展“农超对接”的尝试,或是实践,还建立了十大菜篮子基地,生产蔬菜供应零售超市。“农超对接”的概念、模式等都渐渐深入人心,并被人们熟知。 然而,实践中的问题逐渐被发现。“许多零售商特别是大超市蔬菜经营区不大,蔬菜系列品种不全,黄瓜、青椒等虽然价格低,但品质大多数都不高,这就很难吸引有效客户。”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 据悉,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大超市均不同程度地扩大了蔬菜的经营面积,但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以菜引客,带动促进其他商品销售。 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基本需求是规模化,要求不同季节的蔬菜源源不断地供货,不断档不脱销。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连云港市农业生产环节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主,现有为数不多的“农业合作社”其组织形式充其量也就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伙种植而已,影响“农超对接”的拓展。 消费习惯 9成市民喜欢到农贸市场买菜 对于大多数港城市民来说,到超市购物,选到购物篮里的商品主要以日化用品、副食品、服装等居多,买菜还是喜欢到农贸市场。 调查显示,约有90%的市民倾向到农贸市场买菜,认为肉菜蛋品种齐全、新鲜,其中也有少数老年人在上午和傍晚去超市单一选购较为便宜品种作为补充。 特别是对于一些上班族来说,买菜做饭是父母亲每天的“必修课”。家里的老人喜欢选择上午在农贸市场买菜。 据调查,有10%的市民尤其是上班族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傍晚到超市买菜,但周末两天也喜欢到农贸市场买菜。 做好对接 政策措施不妨再尝试 目前,市区大型超市及其连锁店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布局,居民去超市购物已是常态,“农超对接”确有优势,惠及每个家庭,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如何进一步做好“农超对接”,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谈到了几个观点,如推动连锁超市农产品经营,从单纯追逐最大化利润为目的,向公益化半公益化转变。通过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畅通农超对接渠道。通过组织开展农超对接推广活动,如洽谈会、展销会等形式。就在最近举办的一次农展会,连云港市举办了十大超市进展会“农超对接”签约仪式,创造供需双方见面和沟通的机会。 该人士还表示,培育对接主体,提升农超对接水平,加强对农、超双方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建立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形成规模效益。还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基地”的作用。如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扶持发展,如土地使用、专项资金、贷款利息、税费减免、绿色通道等。 另外,启动周末车载蔬菜进市区工作,建立健全“菜篮子”工程公益性流通体系,都是促进“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 (编辑:贺耀堂) |
GMT+8, 2024-11-17 02:55 , Processed in 0.0532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