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萍 开学半个月,就迎来了中秋假期,再过半个月不到,又是长达7天的国庆长假。新学期第一个月成了放假月,这让许多家长烦恼不已:我天天担心孩子玩心收不回来,好不容易耳提面命地才把孩子的心从暑假中收回来,这几次假一放,孩子整个9月份显得“很不在状态”。 其实,这种现象属于“开学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孩子。相比暑假的无忧无虑,学校生活压力大,学业枯燥,还有纪律约束等,让这些孩子不愿意回到学校。心理专家表示,开学之初,孩子不上“道”,千万别着急,只要保持一份平常心,不给孩子和自己太大压力,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生物钟,让“开学综合征”走开其实不难。 幼儿园:重在缓解分离焦虑 孩子好不容易适应了幼儿园,可经过一个暑假之后,进入幼儿园再次哭闹,怎么哄都没用。这让许多年轻的父母头疼不已。对此,幼教专家指出,孩子入园后哭闹的表现,往往是一种分离焦虑,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孩子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恋感,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并且突然离开时,孩子会不知所措,于是就用哭闹来表达心中的不安和担忧。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时间去认识和适应新环境。 支招: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在家里可以多鼓励孩子,多讲讲上幼儿园的好处,营造美好的愿望,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孩子就能重新适应幼儿园生活。“提前帮助孩子‘复习’一些幼儿园生活习惯,比如自己吃饭,明确表达大小便意愿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 回校:调整生物钟适应新学期 暑假里,学生们往往都比较放松,因此,一些学生回到学校后,重又面临紧张而规律的生活难免会不适应,除了常常精神差,上课走神外,还先后感冒、发烧。一些家长反映,经过了一个假期的休息,一些孩子连字都写不好了。 支招:开学初,因为各学科知识本身的连贯性,只有旧的知识达到一定的巩固程度时,学起新知识才不会吃力。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写作业费劲,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温习上学期的内容。如果开学初学习任务不重,也可带领孩子提前预习新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学习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认真学,看我怎么收拾你。”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新学期的打算,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对孩子多鼓励,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消除孩子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 升学:尽快适应新环境和学习节奏 升入一所新的学校,新生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适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初一新生在过渡到中学阶段后,需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担心。高一年级新生则面临着初高中学科难度的大转变,特别是数理化学科难度大大提高,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门门90分,到了高一阶段突然出现分数下滑的情况,由此产生心理恐惧感。 支招:进入新学校,新生们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勇于展现自己的特点,让别的同学多多认识自己。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或者求助父母、老师和同学;最重要的是,常给自己积极暗示,尽快调整好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新学期、新生活。家长则要少些训斥,多些关爱和鼓励,给孩子信心,消除孩子的失落感。 (编辑:庄婷婷) |
GMT+8, 2024-11-21 00:37 , Processed in 0.05097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