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4136|回复: 13

走近马陵山---触摸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7 1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题图.jpg


走近马陵山---触摸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
岚山渔人    文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中国山东省南部的沂河、沭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巨大地震。此震是中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影响最广和损失惨重的一次地震。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为强烈的地震,破坏极为惨重,其震迹至今历历在目。麦坡地震活断层,就是包括那次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地震活动的“记录仪”。断层遗迹位于郯城县高峰头镇麦坡村东、马陵山西坡,出露部分南北长约2600米,东西宽约190米。这是郯庐断裂带中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其西侧是浅红色的粉砂岩,东侧是紫红色的砂页岩。

         郯城发生大地震,震级8.5级,赣榆县死于地震的8700多人,县志记载:震时如舟覆,地侧树偃,百谷陨箨,城郭、公廨、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山崩为堑,地漩为渊,沙涌井湮。郯城城楼垛口、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高达二、三丈,地裂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李家庄一镇数千家并陷;沂州人无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
         当时鲁、苏、浙、皖、赣、鄂、豫、冀、晋、辽、陕、闽诸省及朝鲜半岛同时地震。山东郯城、沂州、莒州破坏最重。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郯城、沂州、莒州灾区,共压毙5万余人,时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处。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流散。
        笔者之乡与郯地为邻仅百余里,本地志载:时吴山崩(赣榆)、朐山崩(海州),河泉皆喷黑砂,非邑之物。有邑人倪长犀时作《地震记》一文尚存为证。
        山崩、地裂、地陷等地面形变现象分布于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安徽省北部,形变带延伸南北长达120公里,其中强破裂带大致北起莒南县板泉,南到郯城县归义、茅茨,长约70余公里。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苏北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数里。

        大地震发生后,留下了一道奇观。现在,从郯城县的高峰头镇驻地沿310国道向东约10里,便可至位于310国道路北马陵山西坡的当年大地震遗址,可以看到两种颜色的土壤,一线之隔,刀切的一样一条直线。这泾渭分明的奇观,就是地震断裂带。东侧的紫褐色土是中生代的土壤,西侧的浅红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这里被专家们说成是“一步跨亿年”。  
        麦坡断层两侧的岩石都是白垩纪砂岩,因其形成时的沉积速率、氧化程度不同而导致明显的色彩等异。而两种岩石的结合部位,恰巧又是地震活断层所在,两者强烈的色彩反差很大,尤其是处于断层西侧的浅红色粉砂岩,在风化、流水等多种地质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丹霞地貌,色彩艳丽,成为与地震活断层同样壮观的亮丽风景。
        马陵山新构造运动,两个地层的形成年代相差一亿多年。在新构造运动中,一亿多岁的“老祖宗”砂页岩,竟然爬到了“后代”砂质黏土之上,咫尺之间,竟然叠压着相差一亿多年的两种地层。当我们从垂直断裂面的方向迈动脚步时,后脚还在200万年的土地上,前脚已经踏进了“亿年之前”,闭目冥想,梦幻一般的神奇。如果你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真正实现了“一步跨亿年”的梦想神话。

        马陵山麦坡断裂带,是我国目前仅有的4个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之一。
        郯城地震断裂带,对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质构造、地震的形成与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现在,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已经被中国地震局正式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山东省正将对该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旅游开发。
        2008年7月29日,笔者带着多年的好奇心理,乘车90公里,来到了这块神秘的土地考察,收获颇多。遗憾的是考察未完,突然大雨雷电,狼狈不堪,草草收场,不过无意中倒也领略了马陵古道的另一番风采。

        仅将拍摄的部分照片发在这里,愿奇观与大家一起共赏。
走近马陵山--01.jpg

走近马陵山--02.jpg

走近马陵山--03.jpg

走近马陵山--04.jpg

走近马陵山--05.jpg

走近马陵山--06.jpg

走近马陵山--07.jpg

走近马陵山--08.jpg

(注:本文相关资料参引于有关文献)

    附: 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碑记
-----------------------------------------------------------

              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碑记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环境,是万物生存的方舟。大自然无私地奉献着一切,人类渡过了重重险滩叠嶂,走进了现代文明。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盘古开天,岁月留痕。山河沉浮几度,沧海桑田数变。在麦坡,一次次的地质活动,使白垩系地层断裂、错动,两组不同年代的地层呈断层接触,界线分明,蔚为壮观。她是地球向人们敞开心扉的倾诉,她把渺渺远古的印痕留下,她把自身孕育成长的历程展示。二00六年,中国地震局批准“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我们要把这一珍贵的自然遗迹永远地保护起来,永续地利用起来,让人们能够不时地来翻阅这本大自然的教科书。
        勤劳质朴的郯城人民亘古至今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把所有的希望都播撒在这片热土中。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奇异遗迹,造福当代、泽被后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现代文明科学地揭示历史,帮助人们不断地修正航向,而历史前进的规律将会带动人类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郯城县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五月立

附:
马陵山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卫星照片
马陵山卫星图.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海螺 +15 小鱼 +20 收起 理由
那由他 + 5 原创内容
醉听松涛 + 10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7 1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个地震和赣榆也有关,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至少确保几百年不再有这么大的地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学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11: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看地图,说我们赣榆也处在比较活跃的地震带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11: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郯芦地震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1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左石羊 于 2009-3-27 11:57 发表
郯芦地震带?


郯城离我们很近的,记得小时候郯城大曲在乡村很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灾区的同胞们现在应该住上新房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1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他们会好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2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瞅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8 23: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住的分享,我还一直替我们赣榆担心,四个地震带振三个了,就还赣榆这附近没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6: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倪长犀的《地震记》

前此书震矣无记。兹记者何?志甚也。先是苦雨几一月。是日,城南渠,一晷之间, 暴涨涸,见者异之。顷,云作,若大雨状。既雨,殊,未大,而黄紫云亘西壁,由南至北,声若辘轳。顷则明月在天,微风不作。人方轻絺(chi细葛布)缓箑(sha,扇也),自命羲皇。方震声发西北,雷轰电迅,地闪忽跳纵,疑火疑潮;而震声,坼裂声,覆屋宇声,崩梁摧壁声,折树声,水声,风声,鸡犬鸣吠声,牛畜吼声,人号哭声,父子夫妇呼救声,千百万发,远近如沸。时盖飏轻尘,拥宿雾,惨曀布天,浓烟遮地。前此坐月开襟者,倏皆摧垣断壁中,相与为蛇,为猬,覆之黄壤,籍以清泉矣。城外旧无水,忽噪水至。急登陴视之,水循城南泛,澎湃奔驶,退则细沙腻壤,悉非赣物。井水高二丈,直上如喷。凡河堤暴涨,海反退舍三十里。室自出泉,寒冽不可触。裂地以丈尺许,旋复合,投石试之,其声空洞。及旦,人且谣曰:“神告我,后十日当陷。”至期,愚者率奔避山上。而是夜,果大雨,飞虹绕电,天地若倾,人栖树下,视覆扉盖笠者直大厦华庑矣。城北得古窑,一瓦器如豆,意三代以上物震出之者。自是三岁,率常震。居者惧复压,编苇为屋,疾榱题若陷阱焉。前覆压死者以千数,乃有曲蘖生醉覆宇下者,掘土出之,方化蝶未返。倘所谓天者,非耶。邑进士倪长犀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2: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康熙郯城大地震影响范围很大,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先生,当时远在郯城以北千里之外的临淄,但也亲领其情,留有《地震》一篇。
        蒲松龄在《聊斋 志异》卷二《地震》一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情况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蒲松龄《地震》原文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与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当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

蒲松龄《地震》译文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发生大地震。当时,我正客居临淄,与表兄李笃之对坐饮酒。突然外面好似有雷声,从东南朝西北而去,大家十分惊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顷刻间桌案摇摆、酒杯翻倒,屋梁椽柱发出折断的声音。我们互相看着,脸色都变了。好久,才知道事发生地震了。我俩急忙跑到屋外,只见楼阁房屋倾斜后又立起,墙壁房屋倒塌声以及妇女儿童哭叫声,搅合在一起,喧嚣的好似开了锅。人人头晕目眩站立不住,坐在地上随着地一起旋转。河水泼洒,溅起丈高的浪花,满城中鸡鸣狗叫。大约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一点儿。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裸体相聚,争着诉说自己的所闻所见,根本就忘记自己没穿衣服了。后来又听说某地水井塌陷,不能打水;谁家的楼房南北改换了方向;栖霞县境内的山裂开了一条大缝;沂水县境陷下去一个深洞,有几亩大。这真是不一般的刹那巨变呀!  

       临淄当地有一妇女,夜里起来方便,回屋后发现儿子被狼叼走。妇女急忙与狼搏斗,狼一松口,妇女夺回孩子,用劲抱在怀里。但是那只狼却蹲在地上不走,妇女大叫起来,街坊邻居纷纷赶过来,狼才逃走了。妇人转惊为喜,指天画地讲述着刚才的情形。说了好久,突然意识到自己一丝不挂,于是扭头就跑。这与地震时男女裸聚而互相忘记裸体,属于同类情况。人在惶恐时一时失去主意,是多么可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10 收起 理由
醉听松涛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0 07: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修复好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0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非 发表于 2011-6-30 07:05
已经修复好图片。

多谢大非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7 18:28 , Processed in 0.1336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