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66|回复: 2

不生气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2 0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孔子说,要注意,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他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做呢?叛变、造反,都可能做出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说季氏竟然忍心做这些事,并不是孔子在那里发脾气、骂人,现代人用这句话的时候,意思反了。
孔子坚持了不愠,就是说不生气。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雍也》篇曾记载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孟子·公孙丑》也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意思是,子路,人家告诉他有过失,他就很高兴。这说明了即使贤如颜回、子路这样的君子,也会犯过错,但他们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知过能改。本来谁能无过,过而能改,也就善莫大焉。一般人出于面子,犯了错误,也会设法掩饰,不会如此坦诚、勇敢地去承认错误,且勇于改正错误了。因此“过,则勿惮改”,是君子行为,因为这样才能从错误中去学习而得到长进。
    到大街上看看,不少做生意的人都在房间里贴着“莫生气”诗。内容是: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现代人大概太忙了,心急,容易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莫生气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孔子为什么能做到不生气呢?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有见地有理想的学者。他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智慧非凡;他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他的政治理想,足见他是一个可爱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他所求见的君王,没有一个肯采用他的主张。他历经磨难,从不气馁,也不生气。如果我们用平常心,用一种放松的状态来读《论语》,会发现《论语》其实是一本很亲切的日常语录,就像聊天、喝茶一样,轻松温和之间,阐述了大智慧。
     网络曾经冒出一个号称“国学辣妹”的后生,话说得很不靠谱,但有一句话,也许孔子听了并不特别反感——她说:我去慰藉他千年的寂寞。有本事就去吧,孔子不生气,没准儿会高兴的。反正孔子奉行“有教无类”嘛。孔子能做到不生气,因为他倡导的“仁爱”、“中庸”等伦理道德观念,他能够修身养性,仁寿相兼。
       孔子所说的“仁爱”思想,包含了孝、悌、宽、信、敏、惠、俭、恭、谦、温、刚、毅、勇等道德行为规范。他要求人们把身心自我完善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为人要忠恕,待人要宽厚、宽容,施人以恩惠,处事应刚毅、果断,处世应守信、谦虚,不要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孔子在提倡“仁爱”修身的同时,提出正心、收心、养心,追求身心自我完善,还倡导以“心斋”为代表的气功养心法。所谓“心斋”,就是通过解除一切杂念,意念守一,呼吸细长,耳不听闻,只有心能感觉,进而使神、气合一,让自然之气随呼吸而出入,进入一种清虚、沉静的境界。
     《论语·里仁》中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他还要求人们待人要恭敬有礼貌等等。一个人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内心自然就会淡泊,就能心平气和,不和别人生气,也不和自己生气。
发表于 2009-3-22 1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0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拿自己或者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9 22:37 , Processed in 0.077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