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623|回复: 0

[海湾拾贝] 海边记事六十七:丑与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4: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苍梧晚报》总编辑:王绪年

在河海里的贝类,样式不同,颜色各异,美丑不一。如果评选贝姐倒说不准,要是评最丑的贝类,毛蛤一定能独占魁首。

与文蛤美丽的外壳、白蚬的银装素裹不同,毛蛤黑灰的身躯,布满条纹,粘着泥沙,就是跳进大海也洗不清。它与其它贝类更不一样的是,具有一定攻击性,给它夹一口也会小疼一会。把它扒开,还会流出血水,是受伤,还是要用血泪告诉人们什么,就不得而知。可这会让人感到几分恶心和不快。

传说,毛蛤原是龙王身边的帅哥卫士,很得龙王的宠信和虾姐蟹妹的喜爱。时间长了,它听说喝了女人血可以更帅,在宫中不敢胡来,便经常到海边以帅哥形象勾引妇女,然后吸其血水。这一恶行很快激起民愤,龙王也拍案大怒,将其变得没头没脸没心没腿,打入泥沙之中,任风吹浪打,让人人践踏。还好,它的盔甲变成的壳子,比一般贝壳要硬得多,只有海狮可以敲开它吃肉,其它的鱼类难以下嘴,才让这丑陋的东西延续下来。

海边的人,能将大部分鱼虾蟹编成神话传说。其实,毛蛤的故事也只是个神话传说罢了。它就是大海中的一个简单生物,也叫毛蚬、血蛤、毛蚶等,多生长在潮下带水深的泥沙滩上 ,以食硅藻为生。它在我国沿海都可见到,不同的是个头大小不一,南方水深要大些,北方略为小点。相同的是因为它比其它贝类生长的水要深些,壳内不是白水而是血红水。

连云港沿海的毛蛤数量不少,却个头不大,一年四季除去冬天,人们都可到海里捡拾。小时候,我们拾到毛蛤,砸开见有血水,多数都扔掉,拿回家的也是砸砸喂鸭子。后来听说很好吃,大家下海见没什么鱼虾可逮可拾,会在泥滩上找毛蛤。

也许是我们老家鱼虾多的缘故,也许是不大吃的原因,大家不了解毛蛤的鲜美,歪曲了毛蛤的形象。吃了才知道好吃,才知道美味无穷。在江苏有的地方,以生吃为主。我见过一南方人,经常买斤把毛蛤,用开水烫下,毛蛤张开嘴还流着血水,就抠出蛤肉蘸着佐料,吃得有滋有味,别人此时大都望而却步,甚至捂着嘴离开。我当时说,你这样吃不怕得病,听说你们那经常因为吃毛蛤闹肝病的。他却说,那是吃了受污染的毛蛤,再说吃河豚还吃死人呢,不是照样有人吃吗。我无语,但我不会这样吃,打死我也不会这样吃。有天去朋友饭店,他特意上一盘刺生毛蛤片,说比三纹鱼、金枪鱼还好吃。他一说我一听,全当没那回事。后经吃的朋友讲,你要是吃了,就是打死你也要吃的。

我们老家的吃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很简单的清水煮毛蛤,先把毛蛤洗干净,让它自己吐会,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可以放点葱姜,以去腥味。煮好的毛蛤汤是清的,连汤盛起,一个一个的把肉扒出,去掉蛤肉上的腮腺,蘸着佐料吃。这样吃起来,原汁原味,肉的精道,黄的鲜香,有过嘴不忘之感。还一种吃法,就是将煮熟的蛤肉扒出,撕去腮腺,大的就切一刀,然后用以炒菜,特别是炒韭菜、炒辣椒、炒洋葱,或用以冷拌,是下饭下酒不可多得的美味。如果用毛蛤肉烧大白菜,放些辣椒干,尤其在冬天,可吃得脑门冒汗,嘴里生津。

还一种吃法,叫猪肉烧蛤肉。一个是陆地的肉,一个是海里的肉;一个是暖性的,一个是凉性的;一个是肉香,一个是肉鲜。这样两个东西一起烧,烧出了肉香,烧出了肉鲜,香中有鲜,鲜中有香,那才叫别有一番滋味在口头。古人造字,是造字人吃过鱼和羊一起烧,才造出了个鲜字。要是古人吃过猪肉和蛤肉一块烧,那就要有另外一个字出现。

前些年,我经常去市场买毛蛤自己做吃,当时五块钱能买半篮子。可眼下,五块钱还买不到一斤。据说连养殖和野生的,产量并不低,是知道好吃的人多了,会做的人多了。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吃得起,不要成为过眼烟云,只有回忆的的味道。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02:26 , Processed in 0.0817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