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赣榆报 作者: 郭家刚 刘笑君 “百年老碑”与看碑老人的故事 在宋庄镇范店村村北头,矗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看似很平凡的石碑,却记录着一段清末往事。据了解,这块碑镌刻于清代光绪年间,碑文名曰《修濬贛邑河渠堤壩碑记》,记载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赣榆地区淫雨成涝,灾民苦不堪言。此时,被誉为江北名流之一的许鼎霖临危受命,在担任导淮赈灾官员期间,募款赈济,疏通朱稽河。赣榆人民念及恩德,为其树碑以资褒扬。说起这件珍贵文物之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不得不提到一位老人,他就是范店村的黄德先老人。
日前,记者来到宋庄镇范店村,见到了“百年老碑”以及看碑老人黄德先。一身老旧的中山装,头戴解放帽,憨厚的笑容隔老远便能让人感受到老人的淳朴。对于这块“百年老碑”,今年已经80多岁的黄德先已经看护半个世纪了。对老人来说,石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像是其家人一般。听村里的人说,为了更好地看护石碑,老人便住在离石碑不远的路边,每天他都会来石碑前坐一坐、擦一擦,在黄德先老人的看护下,石碑多年来依然完好无损。
据老人回忆,刚解放时的宋庄公社,有一条通往新浦的大道,自打他记事那年起,这块石碑就耸立在路边,当地人将其视若神明,无人敢碰。1966年春天,公社计划在村头为上山下乡的知青新建屋舍。由于宋庄地处沿海滩涂,岩石稀少,砖瓦紧缺,当时大部分社员住的还是土坯房。为了给下乡知青搭建一幢像模像样的宿舍,生产队里便有人打起了村头那块石碑的主意。得知生产队要用石碑盖知青宿舍,黄德先首先找到生产队长,向其说明石碑的历史价值。由于当时“破四旧”的浪潮还没有兴起,大部分社员对石碑被赋予“神性”的东西还心存疑虑,因此黄德先保护石碑的请求在公社里既没人反对,也没人支持。于是,黄德先自己赶着队里的牛车,将沉重的石碑运回村里,立在村北的土路旁。
当年8月,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四旧”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惨遭灭顶之灾,黄德先所在的宋庄公社也未能幸免。当有人扛着锄头、铁锤扬言要把石碑砸碎时,年轻气盛的黄德先站了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劝阻了前来砸碑的村民,石碑就这样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物收藏热也悄然兴起,一些文物收藏者将目光集中到了古代石碑上。据黄德先老人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每隔几年就会有外乡人来此打探石碑的价格。当得知村里对保护这块石碑的坚决态度后,文物贩子只得悻悻离去。
采访中,现任范店村辅导员、黄德先的孙女黄招招告诉记者:“爷爷对石碑的感情非常深厚,小时候,我们这群孩子就经常跟着爷爷来这里,听爷爷讲石碑的故事。长大后,通过查阅资料,对碑上所纪录的人和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爷爷这么多年的护碑之举更加敬重了”。据了解,这块碑所褒扬的许鼎霖(1857-1915年),生于赣榆青口镇二沟村。他积极倡导教育,办实业,兴农垦,治水赈灾,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封建官僚资本家,与张謇合称为“南张北许”,加上海州沈云霈并称为清末民初的“江北三名士”。
目前,区博物馆保存有一块镌刻于光绪三十三年的《清封光禄大夫奉天交涉使许公九香感戴碑》,碑文所记内容与范店村的《修濬贛邑河渠堤壩碑记》可相互对应,即光绪丙午年(1906年)赣榆洪涝发生以后,身为“淮北赈务”的许鼎霖向清廷飞递檄文,并利用其特殊的官商地位和特有的影响力,募来巨款。待各地“幹员”到位后,于次年春开工,仲夏雨季到来前完工。此举不仅使沿岸百姓解除了“夜恒相惊,人至不敢解衣”的担忧,也很大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的责任和压力,缓和了清末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稳定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区文化部门获悉,宋庄镇与区水利局计划在年内出资新建一座文化广场,并从区博物馆征调文物,将清光绪三十三年《清封光禄大夫奉天交涉使许公九香感戴碑》与《修濬贛邑河渠堤壩碑记》并列展示。宋庄镇文体中心主任宋悦告诉记者,“此次针对宋庄范店村许鼎霖治水碑的保护工程,既是我区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建设美丽乡村、开发地方文化景点的民生工程,也符合江苏省水利厅在《江苏水文化发展规划》中所倡导的‘打造水文化品牌,保护水文化遗产’的总体要求,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