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高效课堂推进会刘跃夫讲话整理稿 探索建构科学模式 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根据县高效课堂推进会材料整理 一、充分认识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升质量的出路在高效课堂,提升队伍水质的抓手在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在高效课堂,减负增效规范办学行为的关键在高效课堂。另一方面,教师提高教学品位还是在高效课堂。因此,要从惠师惠生的高度做好高效课堂的推进工作。 二、课堂教学建模塑型的意义 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关健是重建课堂教学,即:对传统教与学关系的调整,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对新的教学摸式的建构。时至今日,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经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入,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许多课堂是“劳教式课堂”或“专家讲座式课堂”。不少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通盘设计,课堂结构松散,教学目标不能落到实处,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至今还是“教学无认法”、“教学失范”,这些现象和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建模塑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在构建教学模式过程中,通过学习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可以为教学建立和提供一种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完整的教法和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经验和个体感觉的束缚,更加规范地施教和导学。川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培训教师,可以使教学行为规范化,尽快地缩短教师间的差距,促使教师尽快地走向成熟。 有利于区城教育质量的长效提升 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具体教学话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具体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实施程序。 同时,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中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既足教学改革的产物,同时又直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从而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行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系,使全县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障区域教育质量的长效提升。 三、“建模塑型”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要求 第一、课堂环境和谐 高效教学要求课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有支持性,要重视课堂的常规和程序、具体环境的安排、学生行为规范和要求的制定,以及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环境力求优化“三境”,即场境、情境、心境。场境就是优化教学物质资源,对教学设备安置和使用体现便捷性、科学性、人文性,使课堂场景有利于激发师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愿望。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一种有利于教学主题展开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教学主题内涵,拓展学生对教学主题情报境的遐想和创生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心境就是追求师生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良好学习状态,创设平等、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的心绪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激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心向,形成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有效交往成果。 第二、目标设定合理 高效教学要求以设计适切的目标为落脚点,提倡以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坚持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分层、具体、可察、可测。 目标设定着力体现“三细”,即细化、细节、细致。细化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着力理清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细节就是围绕课堂教学主题,着力设计出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目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目标、有序实施教学的环节点目标,体现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有机统一。 细致就是从学生个全面发展主旨出发,具体落实“三维目标”,以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夯实基础,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体现目标设定的学生的参与性、层次的挑战性、动态的生成性。 第三、教学内容适切 高效教学要求在围绕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确进行教学定位,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建立不同内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 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三适”,即适合、适度、适应。适合就是教学内容适合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落实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主要内容。适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主题要求,在准确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合作的讨论点等,使得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就足教师有效内化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力求把“课标”信息、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应用信息,并注重进一步拓展学科资源。 第四、教学过程严实 高效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结构严谨、环环靠实。关注与课堂教学发生关联的全过程,通过优化学生参与、科学组织、启发引领、动态生成、精致讲练、即时评价等教学过程,有效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发展过程、知识应用过程、认知和情感态度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三精”,即精心、精致、精当。精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组织建立合理的课堂规则和秩序,有条不紊地安排教与学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高效学习所需的一切帮助,适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使教学按照预设的方向顺利进行;教师精心启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启发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经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最终获得“结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精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关注难点,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物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要在精练中向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致讲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精当就是教师在教学进行中,评价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提问、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关注动态生成,进行明确的诊断、透彻的分析、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矫正能力,促使每一位学生发展。 第五、学习方式多元化 高效教学要求重视教学策略的优选、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与有意义“接受”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学生自我更新、自我指导、自我监控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逐渐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学习方式有效实现“三动”,即自动、互动、策动。自动就足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挖掘学习潜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互动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有效设计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精心组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互动帮助,引导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信任,有效解决冲突,完成合作任务,分享互动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策动就是根据学习目标,策划、鼓励、驱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将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心向,指导探究策略,鼓励探究思维求变、求异、求新,关注探究过程,积极评价探究结论,支持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元认知。 第六、学习效果显著 高效教学要求真正落实“以学论教”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理念。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交往、思维、目标达成诸方面的表现,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定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实现教学相长、共促发展。 学习效果倾力追求“三态”,即状态、质态、常态。状态就是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与学,平等交流、互动合作有效,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以提升,能把教材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交触,形成教学活动的动力,课堂充满快乐体验。 常态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良好的预习习惯、独思习惯、理答习惯、交往习惯。注重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导,学生学会自觉地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运用学习材料,探寻和掌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形成学习智慧,提高学习效益,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没有模式就没有标准,任何教师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课堂规则。第一,模式是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框架,对教与学有一定的规范作用,有了模式就不全放任自流,“漫无章法”。第二,模式是教与学的抓手,使初始阶段的课堂有了明确的目的地和目标,易于操作手续三,模式是产生教学艺术的基石,在环节的规范中,学生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能产生因材施教的灵感。 高效课堂建设必须要模式,但随着对模式本身的熟练运用,模式自然会消失,即无模之模,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教学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