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775|回复: 19

[赣风榆俗] 赣榆肘鼓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6: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地貌和乡风习俗,决定着不同的民间文化特征。大漠草原,黄土高原响遏行云的信天游,水做的江南浮动着吴侬软语的评弹。赣榆北接沂蒙、东临黄海、西襟古彭、南控江淮,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福地,在这山海平原间,孕育出了民间艺术的奇葩——赣榆肘鼓子。

  

然而,赣榆肘鼓子在这次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却名落孙山,难免让人对此有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也难免让赣榆人陷入郁闷。

  

赣榆肘鼓子因其表演淳朴、爽朗、生动;语言夸张、幽默、诙谐;唱腔粗犷豪放、活泼明快,九折八弯富于变化,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所以又称“拉魂腔”。这大俗大美的拉魂腔和这一方水土、这一方百姓密不可分。

  

传说,肘鼓子原叫“周姑子”,源于周文王称王之前。其时,周文王的姑母死了丈夫,为生活计,一个人沿街乞讨卖唱,她所唱的曲调被后人称为“周姑子调”。另一说法是,有一姓周的尼姑,把当时农村妇女在劳动中所唱的小调予以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腔调,有人用曲艺的形式来演唱,于是,群众称之为“周姑子”。

  

至于“周姑子”后来是怎样衍变成为“肘鼓子”的,一直未有考证。但后人以为“肘鼓子”既是以肘击鼓,显然是错误的。据艺人谈: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后,海州有一丁姓尼姑,携带女儿闯荡江湖演唱赣榆肘鼓子,后到了山东。《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中肯定了赣榆肘鼓子传入山东后给山东戏曲带来的影响:“约在清光绪年间,山东高密、诸城附近的本肘鼓,受到以海州、赣榆一带传来的有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唱法的影响,增添了柳叶琴作为伴奏乐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鱼 +5 收起 理由
根号3 + 5 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8 16: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听过的,现在全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6: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秧歌队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哪庄的  呢好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哪庄的  呢好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7: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人看起来很强,青口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怎么没有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4: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07: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1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肘鼓子”这个话题今年3月份长江苏同志也转载过一篇文章在论坛里
http://www.aiganyu.com/thread-70 ... =page%3D&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14: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肘鼓子”的历史渊源问题现在仍然在争论,山东的高密和诸城就一直相互各执其说。
请看这里转载诸城网络的有关文章:
-----------------------------------------------
来源: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网
                               源远流长话茂腔
                                    (微 言)
      山东乃戏曲发达之地,剧种繁多,异彩纷呈。其中,广泛流传于诸城等地的“茂腔”,以质朴感人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一种群众喜爱、影响深远的民间表演艺术。
一、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其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它往往衍生于某种旧事物,并不断接受周围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逐步脱胎换骨,最终形成自身。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茂腔当然也不例外。
据考证,茂腔的前身叫“肘鼓子”(或“周姑子”),引进诸城后,经历了从“本肘鼓”(或“本周姑”)到“冒肘鼓”(或“冒周姑”)、再到“茂腔”三个阶段,历时130年左右。所以说,茂腔艺术形成于诸城,诸城就是茂腔的故乡。
       关于茂腔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茂腔是由“肘鼓子戏”发展而来。明万历年间,鲁南民间盛行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跳神”风俗,表演者一边击鼓,一边演唱,籍以请神驱邪,招魂敬鬼。所演唱的腔调,系当时民间流行的“姑娘腔”,曲调哀婉,如泣如诉;击打的鼓,是一种纨扇形、柄缀铁环的狗皮鼓,名曰“肘鼓”,又名端鼓。后来,这种“跳神”表演吸收了花鼓秧歌的音乐,并逐步扩大表演领域,淡化迷信色彩,最终发展成一种广泛流传的表演艺术,即“肘鼓子戏”。传到诸城后,为有别于其它地区,被名之曰“本肘鼓”,后来又改进为“冒肘鼓”。茂腔便由“冒肘鼓”发展而成。
      另一种观点认为,茂腔是由“周姑子调”发展演变而来。据传,很久以前,鲁南有一周姓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在乞讨化缘过程中,经常改编演唱一些民间小调,鞭挞世风,诉说不平,所到之地,深受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欢迎。其演唱的曲调,被群众称为“周姑子调”。流入诸城后,称为“本周姑”,后改进为“冒周姑”,最终发展成为“茂腔”。
      根据专家考证,肘鼓子戏所用的“姑娘腔”和“周姑子调”有着明显的共同特色,如最初的伴奏乐器都只用锣鼓等打击乐器,而无丝竹乐器,唱腔均哀婉且带哭声,原先流行地均在鲁南一带。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其形成不可能局限于一时一地,必然有一个分支流传、融合、改进的过程。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肘鼓子戏”就是“周姑子调”,只是因为流传的地区有异,加之年代久远以及人们的口头误传等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叫法。前者以表演的动作命名,后者则以演唱的曲调命名。(故本文以下仅称“肘鼓子戏”。)
     “肘鼓子戏”从临沂、日照等地向北流传到诸城一带,约在清同治年间,距今130年左右。进入诸城后,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表演形式及内容略有改变,形成了具有诸城风味的“本肘鼓”,主要剧目多系反映男女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的生活片断小戏,如《双生赶船》、《穷吵年》、《小五台》等,演出时以“打地摊”为主,化妆简单,曲调纯朴,旋律简单,节奏平稳,伴奏只敲手锣和鼓,无弦乐,唱词、念白常用当地方言俗语和分节式的民歌形式,多为十字句,上下句结尾处又以“哦嗬唵”三字耍腔。因此,群众又称本肘鼓为“哦嗬唵”调。流行期大约在1896至1906年左右。
二、
      光绪末年,大约公元1895年至1900年间,有一还俗的丁氏尼姑(外号“老满洲”)从临沂携子女来诸城落户。她的三个女儿大嫚、二嫚、三嫚,均善唱“拉魂腔”(即今之柳琴戏),并以唱戏为业。她们不但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演出剧目,而且“拉魂腔”采用柳叶琴伴奏,曲调婉转动听,化妆浓艳俏丽,比起伴奏单调、化妆简陋的“本肘鼓”来,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因而深受群众欢迎。诸城本肘鼓艺人纷纷转向学习借鉴“拉魂腔”的新鲜唱法,并把柳叶琴和月琴纳入本肘鼓的伴奏,弥补和丰富了本肘鼓音律上的缺陷。后来,“老满洲”把自己的二女儿(二嫚)许配给诸城本肘鼓世家王世林,使“拉魂腔”与“本肘鼓”得到了更加密切的结合。他们创造性地把“拉魂腔”的某些特色音调揉进“本肘鼓”,使其形成了新的表演特色,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本肘鼓旦角唱腔的尾音唱法由原来的“哦嗬唵”改为翻高八度。群众称这种唱法为“打冒”或“打鸣”,称用这种唱法表演的肘鼓子戏为“冒肘鼓”。当时人们评价说“二嫚的唱值千金,一两金子买一分”,可谓红极一时。
      继二嫚之后,丁家三嫚的表演艺术也有了显著长进。三嫚工花旦,扮相好,身段美,诸城老艺人回忆说,她“当时色艺双绝,名声山崩地裂”。此后,二嫚的女儿王彩云、彩虹、采凤,也都从事冒肘鼓表演,可谓人才辈出。其中,二嫚的大女儿王彩云是第三代的佼佼者,戏路宽,功底厚,她巧妙地把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某些板式和唱法融进“冒肘鼓”,使“冒肘鼓”的唱腔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丁家几位坤伶的出现,不仅让观众大饱眼福,而且吸引了其他的本肘鼓艺人,他们纷纷改唱冒肘鼓,有的干脆加入了丁家戏班。自此,“本肘鼓”进入了“冒肘鼓”阶段,演出形式也由摆地摊、唱门子、盘凳子,过渡到以家庭为主的戏班子。19世纪20年代左右,诸城先后有顺喜、春和、共和等多个较有名气的家庭戏班。
      随着演出阵营的壮大,冒肘鼓的演出范围很快走出诸城、高密、安丘一带,扩展到胶州、日照、平度、青岛,有的艺人还远到烟台、大连、抚顺、营口、长春、沈阳、牡丹江等地巡回演出,形成了一个以诸城为中心,辐射周边数十个县市的繁荣兴旺局面。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冒肘鼓”不断吸收新的“营养”,日趋完善成熟,其主要板式业已形成,正反调系统基本确立,伴奏加入了京剧的“三大件”。尤为重要的是,有了看家戏“四大京”,即《东京》(《赵美蓉观灯》)、《西京》(《裴秀英告状》)、《南京》(《杜京郎寻夫》)、《北京》(《于秀英求情》);“八大记”,即《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金簪记》、《钥匙记》、《火龙记》、《丝鸾记》、《风筝记》等,这些剧目以反映男女爱情和社会伦理道德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朴素的思想感情,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因而深受人民喜爱。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有对联曰:“乍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难受一阵,只想拔腿快走;听上三天,生也好,旦也好,唱作都好,连问哪里接台?”有的人干脆就把茂腔称为“拴老婆橛子戏”,足见群众对茂腔的喜爱和着迷。
三、
      茂腔的唱腔,有正调和反调之分。正调为“徵”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5~2”。正调中的板式包括〔原板〕、〔二板〕、〔快板〕、〔慢板〕、〔摇板〕、〔散板〕等。反调为“宫”调式,京胡定音为“1~5”。所含板式有〔反调原板〕、〔反调二板〕、〔反调慢板〕、〔反调散板〕等。
      正调〔原板〕是茂腔中最基本的唱腔板式,为一板一眼,2/4节拍,眼起(或板后起)板落。根据行当和演唱速度的不同,又有男腔〔原板〕、女腔〔原板〕和〔快原板〕、〔慢原板〕之分。
    〔二板〕,为有板无眼,1/4节拍,男、女腔基本相同,只是根据演唱速度的不同有快、慢之分。〔二板〕既可独立成段,亦多用于〔原板〕之后,是茂腔中的常用板式之一。
    〔慢板〕,亦称为〔大悠板〕,长于表现悲伤、忧愁等情绪。由于它成熟较晚,所以人们仍习惯用一板一眼演唱,并按2/4节拍记谱,因此,正调〔慢板〕尚欠规范化。
    〔摇板〕,为“紧打散唱”类板式,根椐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分为“快打快唱”、“快打慢唱”、“慢打慢唱”等。而〔尖板〕和〔散板〕则属于无板无眼、节拍自由的散唱板式。在散板类中,还有〔哭迷子〕、〔幺二三〕、〔三瞪眼〕等板式。这些板式大多是由京剧和河北梆子中借鉴而来的。
      反调中的各种板式,与正调中各对应板式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由于宫调的变化,使正反调唱腔之间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故各自都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功能。特别是〔反调慢板〕,已有了一板三眼的规范化的节拍形式,较〔正调慢板〕更为成熟完善。由于反调唱腔的旋律辗转、曲折,优美抒情,故能表现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是茂腔唱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40年代初,顺应观众的喜好,冒肘鼓翻句未尾“打冒”(八度翻高)的唱法逐渐减少。同时,开始出现了“茂腔”这个新叫法,既保留“打冒”的谐音,也是取茂盛之意。这时,诸城丁氏家族中出现了第四代著名旦角演员王仙梅。她是二嫚的孙女,唱腔质朴、自然、亲切、哀怨,很好地继承并提高了冒肘鼓的演唱艺术,享名久远。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发展地方文化事业。茂腔流传所到之处,纷纷组建起了职业茂腔剧团。此时,“茂腔”得以正式定名。诸城茂腔剧团成立于建国之初,它吸收各家庭戏班的骨干为成员,并取代了家庭戏班在城乡演出的地位。自50年代起至60年代初,是诸城茂腔兴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剧团对一些优秀传统剧目进行认真加工整理,所排演的《锦香亭》、《罗衫记》,在华东及山东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喜获演员、导演奖。这个时期,除老演员王仙梅、尹翠云外,还培养出了一批颇受群众欢迎和深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移植上演了《李二嫂改嫁》、《朝阳沟》、《白毛女》、《江姐》等优秀剧目,剧团曾先后到青岛、济南、烟台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各地群众的好评。
     “文革”期间,茂腔艺术横遭摧残,一度陷入低谷。然而,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扎根于群众,虽倍受挫折,却始终未能灭绝。改革开放后,它又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批新演员、新剧目相继出现在舞台上,城乡又掀起了唱茂腔、听茂腔的热潮。我们深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的实施,这一传统的地方民间艺术必将再度兴旺发展,再现新的辉煌。
---------------------------------------------------------------------------------
  渔人注:我认为山东的“茂腔”戏,应该就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冒腔”(海、赣、沭、灌方言口音)。到了山东日照,人家说我们的赣榆人口音是“冒子”,这更不要说是海州沭阳的口音了。到了高密、诸城,我们这里的口音当然更“冒”。这就可以想象到当年肯定是我们这里的“冒子”把“肘鼓子”戏带去了山东。是典型的南戏北移,山东茂腔里那“哦嗬唵---哈伊”等拖腔就是淮海小调里典型的拖音。好在从“肘鼓子”到山东“茂腔”的历史不长,完全可以考证出它的发展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22: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的回帖,总那么认真、详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8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哪庄的,俺怎“教益”没听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8 1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张照片 那位大娘 很有范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0-5-19 09:44:30
张汉生先生对民间文艺开始关注了,值得高兴!以下这些文字是我为赣榆曲艺简志撰写的,很高兴引用。
[赣风榆俗] 赣榆肘鼓子
赣榆赣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地貌和乡风习俗,决定着不同的民间文化特征。大漠草原,黄土高原响遏行云的信天游,水做的江南浮动着吴侬软语的评弹。赣榆北接沂蒙、东临黄海、西襟古彭、南控江淮,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福地,在这山海平原间,孕育出了民间艺术的奇葩——赣榆肘鼓子。

  

然而,赣榆肘鼓子在这次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却名落孙山,难免让人对此有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也难免让赣榆人陷入郁闷。

  

赣榆肘鼓子因其表演淳朴、爽朗、生动;语言夸张、幽默、诙谐;唱腔粗犷豪放、活泼明快,九折八弯富于变化,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所以又称“拉魂腔”。这大俗大美的拉魂腔和这一方水土、这一方百姓密不可分。
游客  发表于 2010-5-19 09:46:55
引用我的文字
发表于 2010-5-20 0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Guest from 122.194.11.x

这位楼主的文字里原来有引用你写的内容啊......真不知道呢。
如果这样,楼主应该在引用时注明出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5: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人还是山东人的味道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2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庄怎没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05:27 , Processed in 0.0945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