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赣榆人孙斯位《夏雨晚霁怀东海杨子瑾庵》诗中有云:“槐阴生夏凉,流云吐月牙。泠泠花露结,熠熠林光发。”写黄昏天晴时古凤凰城清新幽美之佳境。
转载:明清易代中的海州妇女
明清交替是个大时代,当时的长识分子比喻为“天崩地陷”。甲申之变继之以乙酉之变,南下清兵之攻伐掳掠,遭到明朝军民的顽强抵抗,许多州城县府的命官和守将,常常坚持到最后,宁可殉之以身(有的是全家自杀),也不向强敌投降。而在亡国惨祸中的妇女,其表现尤可称道。当时江南涌现出一大批奇女子,如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顾眉楼、黄皆令、林天素、柳如是、王修微、寇白门等。这些南国名姝在气节上要高过当日之士大夫,成为这个大时代的强者。江北之海州在甲申、乙酉之变中产生的三位女性代表,其事迹堪与南国名姝相媲美。现鈗稽史料,表而出之。
第一位是南城顾氏。据清朝孙斯位《节烈顾氏传》载,甲申之变,流贼寇南城,守侯金公御之,全军覆没。当时外援既绝,举城仓惶。有趣顾氏出走者,顾泣下曰:“兵戈满眼,戎马盈郊,走将安之?吾宁正邱首而死耳!”乃题诗于石投井死。其诗为《井上吟》,并附有小序云:“妾生宦族,嫁向儒家。乱离忽苒见 ,躯命为轻。谨遗四韵,终于止水。”其诗曰:
烽烟迷海岸,戎马遍郊垌。
岛屿乾坤覆,山城草木腥。
容颜真自累,丧乱几曾经。
愿托寒泉水,渊沦隐妾形。
顾氏在南守军全数阵亡、城中士民人心惶惶之时,独持镇静,从容题诗赴死,表现出高尚的操宁,这与她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据孙氏记载:“节虺顾氏,明季东海南城人也。儒家女,幼端庄,性敏慧。于《孝经》、《闺训》诸书皆通,晓大义。年既长,适同里李夺可。妇道克修,持家有法。中门之内,整齐严肃,族党先取则焉。”
孙斯位之文收录在清乾嘉年间海州方志《古朐考略》中,其夫名作李夺可,而吴铁秋《苍梧片影》中记载顾氏夫名李可夺。疑《古朐考略》有误。
另两位是南城沙氏姑嫂。据《古朐考略》载谓:“沙生妻顾氏,海州王府教受乾之女也。居东海关中村。动止必以礼,诗学得之庭训。归于凤凰城中沙生。沙本儒族,其妹亦工韵语。妇功之余,与小姑迭相唱和。”她们过着文明而又幸福的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她们生于末忧患岁月之中,其平静的生活很快便被清兵入关的铁蹄所震碎。《古朐考略》谓:乙酉年八月十三日,大兵攻城,城且破,亲族多逃。小姑趋后院指烈妇求策。妇慨然曰:“事急矣,礼所谓临难毋苟免者,今日是也。”因题诗于楼壁示之,诗云:
海上烽烟暗素秋,
山城文献尽墟邱。
红颜早不埋黄土,
薄命今惟堕危楼。
四德无惭当日训,
三人行向此生休。
繁冤剧恨难宣写,
夜夜青磷古陌头。
其小姑沙烈女亦奋笔题诗于后,诗曰:
山城一旦破重烟,
百万貔貅漫聚屯。
白日匿晖云黯黯,
惊尘弥望骑粼粼。
红颜自古多罹厄,
白璧无瑕始见珍。
苟且得生何若死,
与君同作堕楼人。
题诗完毕,姑嫂二人遂相仳排挞自陨焉。
沙妻顾氏是晚明海州文人顾乾之女,《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顾乾情况曰:“读书云台山中,著有《云台山志》、《东海志》。晚年自号苍梧野史。乾以岁贡任繁昌训导,迁山东乐陵王府教授,寻还山。”他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国读书人,明代知识分子,受程朱理学影响很深,特别重视名节。顾乾之女生于这样一种家庭环境,自然是深得儒家文化之精义的。她在绝命诗中有句“山城文献尽墟邱”,表达了她对海州地方的图书典籍遭受战争毁灭的忧虑,说明她的文化素养很高,从这一点来看,顾氏就是一个有见识的女子。
江南名媛在满人占领下,与故明之士大夫广为交结,并联络东南志士共举抗清义旗。与这些才女名媛不同的是,海州这三位女性只是为人妻的家庭妇女。在亡国惨祸降临眼前之时,她们临难不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崇高气节,实为难能可贵。她们以卑微的小我之身,换取民族大我精神之不灭,足可称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后世当永远景仰之。
对于明末中国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清戴名世在一篇《郭烈妇传》中赞曰:“嗟乎!海岱之间,自明时多公卿贵人,冠盖相望。及易代之际,左公萝石而外,卖国叛故主者多矣。而女子之以节烈著者,颇时时不绝也,岂不异哉?”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女性在明末清初激烈的民族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坚贞品格,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无尚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