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704|回复: 3

[榆城名流] 诗书继世 功在蒙养 ——龙秀芝先生小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穆传胤

    清末民初,著名民族实业家许鼎林在老家——赣榆青口有一座后花园,人称许家花园。1911年夏天,园的北面建起了一座砖木结构的明清式建筑,雕花门窗,门扇窗格皆用白纸裱糊,白纸上涂以桐油,色泽温润醇厚,儒雅内敛。室内陈设二十张左右书桌,每张桌子的左上角放一盆月季花,长年开花不断,北面靠墙立一排书柜,线装书排列有序,博古架上各式花瓶、文物古意盎然,每天从屋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素朴中透出浓浓的书卷气息。这便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享誉苏北、鲁南的“龙四先生”私塾——龙宅后学屋。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中,后来在古文字、书法等学科颇有建树者有数十人。

    龙秀芝(1893——1973),名树庭,字秀芝,行四,人称“龙四先生”,青口人。八岁入塾读书,随前清进士南城朱璐学习古文和书法。秀芝先生资质聪慧,读书过目不忘,然仍异常刻苦,手不释卷,口不停诵。十年寒窗,终于有成。与同道唱和,出口成章,所作诗文,形质皆佳。朱璐先生曾叹曰:此子后当胜我。书法宗二王,于王羲之《圣教序》尤其喜好,一生中临习数千通,尝自谓每临一通皆有新的感受。后又遍临诸家法帖,形成典雅、温和、书卷气息浓厚的风格,世称“秀芝体”。

    十八岁时,因家境贫寒,亟于自立,无奈之下,设馆授徒,以为生计。然此时军阀四起,内乱不止,设馆又谈何容易。1937年日寇入侵,国将不国,人畜无定,几易馆址,生徒星散。新浦、青口、城里、乡下,辗转不定,为衣居口食而吃尽苦头。直至全国解放才觅得一处较稳定的处所,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才有静下心来作学问的心情,然已觉垂垂老矣。

    1973年冬,秀芝先生因患脑溢血病逝,终年八十岁。身后留下了桃李满天下的美誉;留下了洋洋六十余万言的手稿和二千余首诗词;留下了一生中倾囊收购的数百件古玩、字画、碑帖;也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与遗憾。先生逝去,散居全国各地的学生、私淑弟子纷纷回来为恩师守灵、祭奠、寄托哀思。出殡时穿孝袍者达五十余人,其情景不可谓不令人感慨唏嘘。

    先生去矣,然先生的道德文章影响的又岂止是一、两代人。

    教学相长,桃李芬芳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新学。一心一意走科举致仕的读书人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再加上内忧外患,生活无着,设馆授徒也不失为一种解决衣食问题的办法。1911年,父母相继去世,十八岁的龙秀芝再也不能象以前一样坐在书房内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于是,在老师和亲友的帮助下,在青口许家花园后边盖起了三间房子,取名“龙宅后学屋”, 就此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教书生涯。在随后的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四十年期间,学屋三易其址,尝尽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当时,新式学堂在全国并未普及,特别象赣榆这较偏僻之地,私塾还是主要的教育方式,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才被全日制的义务教育完全取代。

    十八岁就作私塾先生,一定要有其独到的、高于其他年长先生的地方,秀芝先生把教学相长作为理念。自己年纪轻,较之于整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年长先生要更容易与学生交流,教与学之间更见轻松也更见效果,其实秀芝先生无意中已运用了现代教学的思想理念。于是乎,学生日渐多起来了,成绩优秀的学生日渐多起来了,“龙四先生”的大名也日渐传播到青口之外甚至鲁南的许多地方了。

    秀芝先生天资聪慧、博闻强记,经、史、子、集,融会贯通,教学不遗余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先生以此为基础,以古贤者为典范,注重道德规范的灌输,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学生更是受益匪浅,成才居多。现已八十八岁的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著名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专家蒋希文就是师从秀芝先生然后考入燕京大学,终有大成者。其他如上海国专教授宋砚樵、江苏泰州市原文联主席龙明臣、连云港市博物馆文史专家刘洪石、著名诗人、书法家陈绍林、山东临沂原书协主席李大坤等等均出自先生门下。

    繁华落尽见精神 清香更不让梅花

    秀芝先生一生作诗两千余首,因战乱纷披,散佚许多,从留存下来的五百余首中略能读出先生的心路历程。试分其诗为三类:

    一、杂吟诗、送别诗。

    从这一类诗中能感受到诗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悲伤感情,诗里行间透出感慨岁月之蹉跎,叹息人生之多艰的无奈之情:

    寄远   (1939年9月16日)

    孤生微尚苦无欢,为惜芳菲一倚栏。

    偶逐闲云离远岫,直教古井起层澜。

    惊心天外风初劲,敛手人间事总难。

    十二飚轮千万劫,凭谁抉目看鲵蟠。

    杂吟

    一、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花冷,误他千岁鹤归来。

    二、废书只觉心无着,少饮从教睡亦清。病教揖让虚文减,老觉婆娑古意多。

    三、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偶闻诗累吟怀减,偏到荒年饭量加。

    送郑亦桥先生往济南就聘二首(时在新海连)

    一、一挹芝眉胜所闻,曲终未尽两离分。春深愧乏陇海寄,聊拟阳关歌送君。

    二、一声车笛逐人行,分手无言泪欲倾。直待车声去已远,遥天云树不胜情。

    除夕有怀(独处新海连)

    七载离家萍寄身,偶闻爆竹更伤神。

    读书悔为青年误,对镜惊添白发新。

    今值一年将尽夜,那堪万里未归人。

    客中岁月多岑寂,纵饮屠苏未觉春。

    (先生有一子,因写一手好字,被民国县政府征去做书记员,全国解放后不知所踪,后听说去了台湾)

    二、自咏诗:

    变迁社会逐奔轮,旧令未寒又革新。

    徒守斯文老易至,空怀报国志难伸。

    年届商瞿否运来,无端宅被日人摧。

    家庭从此悲离索,职业亦随多舛乖。

    碑帖钻研无意绪,箧箱放置任尘灰。

    流离南北廿余载,始信子平无妄哉。

    漫问世俗逐沉浮,有志当然争上游。

    鉄砚枉穿因守旧,毛锥安用竟封侯。

    因时建树立奇迹,改善民生达自由。

    一息尚存仍努力,莫缘白首自甘休。

    三、解放后,秀芝先生到竹元西小里女儿家居住,生活稍稳定,着手整理历年收藏的古玩、书画、碑帖,陆续作了数百首题咏诗,结集《书舫吟草集》:

    题倪长犀书法中堂

    久闻吾邑多君子,倪氏文坛应占先。

    诗重渔洋书重曼,胡为志乘不名传。

    题郑板桥兰竹六尺中堂

    别具风姿垂士林,才思运用亦高深。

    安吴不録双舟楫,未减文人景慕心。

    题张照书法小中堂

    清皇尝品泾南书,董米当年有未如。

    今见此帧行墨秒,方知名下果无虚。

    题刘石庵书法小条一帧

    墨痕浓淡拟天成,拙里藏灵义气平。

    横直相安真入秒,方知炉火已纯清。

    题北宋拓石鼓文

    石鼓文传岁数千,风残雨剥字多迁。

    不经先代名贤辩,谁信四明善本传。

    题宋拓集王圣教序

    兰亭善本莫由见,世拓明时覩亦难。

    况有证明确宋拓,弃藏休作弁髦看。

    题浑园端石老坑砚台

    若园非园一块石,磨而不磷本天觅。

    案头自置谁相知,必待其人始认识。

    题昌化鸡血石一方

    艳红拟系朱砂侵,此石由来重士林。

    莫以物微遂蔑视,当年代价比黄金。

    题雪花寿山石图书一方

    乌云覆盖雪花飞,此石宜知近已稀。

    若使米颠能见到,当然爱玩不思归。

    “繁华落尽见精神,清香更不让梅花”,秀芝先生早期的诗润饰有加,极尽华丽的辞藻,后历经乱世,岁月蹉跎,备尝酸甜苦辣,终于脱尽妍艳,返归淳朴,直抒胸臆。风格更见天真,而意境更加深邃、隽永;格调更加清劲、高雅。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自清乾隆朝阮元《南北书派论》始,至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辑》问世,“尊魏卑唐”已渐成风气,书法创作趋向多元,艺术以雄强、拙厚、苍浑为普遍特征,一时间,书法风格自然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此时全国风起云涌的审美趋向并没有在赣榆这个偏僻闭塞的地方流行起来,秀芝先生依然遵循自己的书法观,从唐楷入手,继而上溯魏晋小楷,悉心揣摩笔法,期间临习汉隶、大小篆书,以增强笔力,打下了极坚实的基础。三十岁以后,始临习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把临习《集王圣教序》作为日课,一直坚持到去世前一个月。他曾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每临一通皆有不同的感受”。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风格古朴质拙,飞动流畅。“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是后人对其书法的评价。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一定要坚持,一步一步深入进去。浅尝辄止是肯定得不到他的精髓的。秀芝先生坚持下来了,所以,他成功了。秀芝先生晚年书法用笔的轻重疾徐,字形的大小欹正,笔势的飞动跳跃,极尽变化之能事。年近八十,书写的蝇头小楷,笔到意到,一丝不苟。

    一个书法家的审美是一以贯之、形质统一的,所以,秀芝先生的隶书也取法清秀、流畅一路,把汉《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作为根基,揉入《张迁碑》、《石门颂》《西峡颂》的苍、涩,变汉隶字形扁为长、方,章法取纵势,古朴、淳厚的气息加上现代意识,面目与众不同而格调高远。

    秀芝先生的书法以清淳、秀美、质古见长,雅俗共赏,在苏北、鲁南享有盛誉,特别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口地区家家以收藏先生的墨宝为荣。直到先生去世后数十年,仍有数人在一装裱店三千元争购先生的六条屏而藏者不愿出手。可见影响之深、之远。

    秀芝先生的书法各体皆擅。格调既高,享寿又长。古人有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于先生而言,此言不虚。

    倡大义而捐所藏,利后学以广宏文

    谈到龙秀芝先生,决不能不提到他的收藏。

    秀芝先生著有《文化古玩勘余集》,全面记录他历年收藏古籍、书画、印章、碑帖的过程,并有考证、鉴赏诗文。他在《序》中写道:

    “先哲之翰墨,盛朝之鼎彝,玉石之精美,陶瓷之工致,经天地之真蕴,萃人工之绝妙,为历代明王之所宝,逸世大雅之所珍者也。昔汉武得鼎而称瑞,唐皇赚帖而终殉,米痴玩石而颠狂,园叟获瓷而名馆,盖好之既笃,有非首阳之薇所能疗,箕山之水所能涤者焉。余生来爱之成癖,若出于性,每遇得意之件,相对徘徊,形神皆忘,唯恨经济力短,营求非易耳。”可见先生爱之深、喜之切也。

    清末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乱世,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大量古物、典籍流入市面,秀芝先生坐塾教书,见到此类物自然更多,因其便利,只要有可能则倾囊以购。因此,经常是买了文物就没钱买米了。生活也就经常窘迫,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然而,秉性使然,见到好东西,仍然是顾不及那许多了。仅举一例则可窥见一斑,先生在《文化古玩勘余集》里记录购置郑板桥六尺书法中堂时写道:

    “春,馆于新海,适有宋某持此卷代人出售,质余以真伪,余阅之,断为郑燮晚年手墨,问其价,答以银元一千。余以价过昂,遂弃置之,复后月余,宋某又持此卷来,云最近此物之索价已疲,至三百元,余闻之窃喜,冀或有缘收归我箧亦未可知,然此价仍远超余之力,遂托人谋之,蔓延弥月,终以二百银元购得之“。

    如此这般,几十年下来,收藏自然是十分的可观了。名人书画、金石图章、典籍碑帖计有两千余件,费银更是不计其数。

    可叹的是,其时正值生灵涂炭、国将不国。到全国解放后,先生落户竹园村西小里依靠小女儿生活时,老伴已去世多年,唯一的儿子也因在国民政府工作去了台湾而杳无音信,直至1993年才传来信息,其时先生已离世二十载。举家飘零,居无定所,人已如此,这些身外之物又岂能独存焉。翻检整理,却见旧藏已十不存一矣。

    全国解放,百废待兴,经济已走上正轨,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先生将劫后余存的二百余件藏品登记造册,并一一甄别、赏鉴,赋诗于后,辑成《文化古玩勘余集》。他在后记中写道:

    “惟随身边携带尚有二百余件,姑比佽 汇志,凡经心赏加以注释并缀以诗,不但使阅者便于观览且能激发其重视,以利鉴赏而学习之”。

    1964年,先生检出一百一十一件品相上佳、装裱精良 之书画精品捐献给赣榆县政府,其中有对联、中堂、条幅、扇面等,有清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六尺整幅兰竹图、康熙朝《地震记》作者、赣榆人倪长犀的八尺大字中堂、乾隆朝宰相刘石庵的条幅、两代帝师翁同和的十三通手札……总之,全部是名重一时的大儒、官宦、书画大家的扛鼎之作。其中,清末赣榆县令、曾列金石界“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行书对联就有两件,其文曰:“珊瑚映绿水,雕鹗在秋天“、“新巢语燕未窥研、旧雨来人不到门”。笔墨超妙,殊属宜人。

    然而,其后十年文革、破除四旧,运动迭起,再有当时负责管理文物的部门文化馆疏于管理,先生捐献的东西散佚殆尽,至1984年县政府成立文物普查办公室,1986年重建博物馆,赣榆县的文物才有了一个归宿。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龙四先生”捐献的自己视为生命的一百一十一件文物仅剩下不足三十件,其余下落不明。若起先生于地下,则不仅仅只是扼腕叹息了吧。

    先生的一生,虽坎坷多艰,但心如磐石,性如流水,随遇而安。先生的书法朴厚而通脱,拙中寓巧,大气中见灵性,笔势雄强却又儒雅蕴藉,真是势态得宜、神采盎然,令睹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先生曾将临写的数十通《圣教序》分赠给弟子和友朋,现今已成为他们及他们的后人秘藏的珍宝而流传后世。在今天喧嚣浮躁的 时代能有如此人群喜爱先生的诗、文、书法,泉下有知,先生也多少有一丝慰藉和满足吧。
发表于 2012-2-15 17: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历史名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15: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代帝师翁同和的十三通手札

是翁同和与青口周子京先生的通信的东西,如果说是13通,那就在上海了,我目前有复制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22: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秀芝(1893——1973),名树庭,字秀芝,还有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5 15:43 , Processed in 0.1350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