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703|回复: 0

海边记事三十五 捉螃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17: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苍梧晚报》总编辑王绪年

螃蟹,大名中华绒鳌蟹,生长在淡水,海淡水混合处也多见其身。

八月,特别是八月十五前后,人们经常说蟹肥的有两句话,叫做花瘦蟹肥和菊黄蟹肥。意思为,在百花凋零,正当时的菊花黄染大地的时候,螃蟹则进入最佳状态,个大壳满,鲜味无穷。

自古以来,有关螃蟹的文章诗句多不胜举。写法精致的当数《红楼梦》。其中黛玉咏道:鳌封嫩玉,壳凸红脂,让人回味无穷。宝钗讽刺世人的一句"皮里春秋空黑黄"给人记忆更为深刻。而把酒持螯,有桂花菊花可赏,则更添风雅之趣。《晋书·毕卓传》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可见这中华绒鳌蟹历史悠久,味传长河,称它为中华第一蟹并不为过。

我小时候,逮螃蟹吃螃蟹没这么儒雅。想法逮蟹,大口吃蟹倒是经常的事。

七十年代初,烧香河入海通道建成,闸口就在我们家西北不远。大闸的排水泻洪,给少见淡水鱼的海边带来了大量河鱼河蟹。尤其到了八月,河里有蟹,闸外的海滩也有蟹,那蟹属纯生态,个大壳硬,只只都有半斤多。吃惯了海鲜,大家也想尝尝河鲜。吃了好多鱼蟹,只觉得螃蟹好吃。讲究实际的盐场人,很少去逮河鱼,倒是想出了好多办法逮螃蟹,什么张小簖,粘丝网,放竹笼呀等等,我们没什么专业工具,就想出了照螃蟹和踩螃蟹的办法。

建好的烧香河大堤内,长了许多芦苇和杂草,晚上不时有螃蟹爬上河滩,有时连走路都能碰到。进入八月,几个小年青就背着用网蒙好口的竹篓,手拿电筒,来到河边,慢慢走消停照。这螃蟹也怪,灯光照到了就不跑,这时,只要上前将壳子一掐,它就八爪乱舞,怎么也靠不到人手,然后将它放进篓子便可。有时一个晚上能照几十只呢。

踩螃蟹则是手脚并用。螃蟹到了两合水的海里,一般都躲到裂沟滩里。当潮水退去,裂沟滩成了一汪汪的水坑,在一道道裂沟水中,就有螃蟹趴在里面,凭眼睛很难看出有还是没有,但靠经验知道有没有。人们找它的办法就是用脚踩,踩到有蟹,就轻轻抬脚,用手去抓。如果性急,大步走,重脚踩,螃蟹抓不到,还会赶跑了螃蟹,那就成赶蟹追蟹了,一个潮水不一定能踩到几只。我们经常踩,知道怎么踩怎么抓。时间大多选在中午或下午退潮时,几个人到了裂沟里,一步一步轻脚踩,拿到了蟹子还不要搅洪了前面的水,混水摸蟹不像混水摸鱼,弄不好要给蟹子夹伤手的。因为海螃蟹比河螃蟹个头大得多,两只鳌自然也大,像钳子,钳一下是够受的了。

这一照一踩,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白天去海里,晚上到河边,还真有点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感觉。但逮多了也犯愁。逮少了好说,煮煮自家吃了。多了就不好弄,不像海蟹可以捣蟹渣。我们就养着,看着蟹们吐白沫,吱吱作响,就抱来小猫斗蟹。小猫知道吃蟹子无从下嘴,斗几下就没了兴趣。抱鸡来斗,一样的甩,蟹子张牙舞爪,鸡却没了办法,竟然吓得咯咯乱跑。有时我们也没了逮的兴趣,不如逮些鱼虾好,吃不了还可晒干。后来人们知道吃不了的螃蟹可以腌着吃,有点现在醉蟹的味道。

听说上海人吃螃蟹有本领有耐心,坐上火车一只蟹子能从上海吃到北京(估计是夸张)。也许是多的原因,我们没那耐心,一只蟹吃了黄子再把肉啃啃就扔了。多年后我才知道,吃螃蟹慢慢吃才有味道,才有情趣。如果有个小环境,看看明月赏赏花,再来几杯小酒,三五人一桌,端上一盘螃蟹,弄点姜米和醋,配点小工具,小菜,那才是儒雅吃法。所以我和上海朋友讲,上海人是林黛玉吃螃蟹,我们是刘姥姥吃螃蟹。他问怎么说,我告诉他,你们是吃味道吃情趣,我们是吃肉想吃饱。他听后,哈哈大笑,连连说我比喻到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01:52 , Processed in 0.1039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