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394|回复: 4

[岁月留痕] 《古泊涟河畔·葛庄·奶奶》 作者:王兴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9 16: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兴亚

  光阴荏苒,一转眼,我最亲最爱的奶奶已去世近一年了。

  而在老人最后的时光里,我没有偎在她身边,任她伸出枯藤样的手,颤巍巍摸摸我的头,听她轻唤我一声“亚”;我没有送她最后一程,为她洗最后一次脚……

  这一年,我没有回到朝思暮想的古泊涟河畔,回到魂牵梦萦的葛庄,长跪在她的墓前,为老人家燃一炷香、烧上一把纸钱、拉上几句家长里短……

  非不想,不愿,实是不能。

  人,爱得愈深,则痛楚越深。对于所爱之人,一名警察,尤是怀有太多欲爱不能的无奈与歉疚。

  而我却知道,爱,一刻也未曾离去。只是这血缘之爱,被更深地埋在心底,更多地转化为一种更为广博的情感。

  奶奶,我不需要经常想起,因为我从未忘记……

  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麓下、古泊涟河畔,有一个并不出名的小村庄。因村里葛姓人家特别多,故得名葛庄。苏北人特有的淳朴民风、宽仁的胸襟、坚毅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我能快速融入重庆,成为新重庆人,这便是很好的注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对我奶奶来讲,是最好的写照。奶奶自幼没有进过学堂,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算起账来却出奇的快,操持家务更是一把好手。人们常说贫家难守,奶奶却让她的四个子女个个知书达理,孩子们打小就懂得珍惜,懂得什么叫来之不易。虽然家里吃的穿的比不上邻家孩子,但尊老爱幼的家风却让村里人争相效仿。

  我记得,老家门前有一棵柿子树,那可是奶奶的“摇钱树”,每到果实成熟季节,奶奶便踮起裹得像粽子样的小脚,用竹竿敲下柿子,小心地装到篮子里。刚摘下的柿子又苦又涩,奶奶不知从哪里学到的一门技艺:把柿子放进缸里,盛满水,然后在缸的四周焐上死火,使水温始终保持在40°C左右,一天换水三到四次,三五天的工夫,拿出来的柿子便香脆可口。这可馋坏了她家的一群孩子……

  为了解馋,我们哥几个真是煞费苦心,可就是没法下手。奶奶整天围着那缸盘腿而坐,寸步不离。有一回,我们哥几个搭肩爬上屋顶,抓把杂草塞进烟囱,把奶奶熏得涕泪长流,咳个不停。趁她揉眼擦泪的当口,我们以迅雷之势抓了几只柿子就跑,躲到屋后分享“胜利果实”。想着奶奶又气又急的样儿,好不快哉!

  那时,我们这群馋嘴小孩总与奶奶上演着一轮又一轮类似“警察与小偷”的拉锯战。一次家里盖了新房,按当地习俗,主人家要向前来贺喜的村里老少们抛撒馒头以分享福祉、祈求平安。奶奶头天就兴冲冲做好馒头,只待次日仪式上博得个满堂彩。

  馒头,何等诱人的食物啊!瞅着我们几个咕噜乱转的贼眼,奶奶怕了,忙将馒头全放进篮子里,再将篮子高悬于屋梁上,放心地拍拍手,以为这回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奶奶前脚走,我们后脚便拿竹竿去挑篮子,“哗啦啦”篮子被打翻,馒头撒落一地。

  奶奶闻声,抄把扫帚扑来。“跑!”我们发足狂奔,奶奶紧追不舍,直追到一个水塘边。眼看走投无路,我们干脆梗着脖子冲她嚷嚷“再追,我们就……”奶奶愣住,半晌,叹息着扔掉扫帚:“小冤家哟,都给我滚回去!给你们吃,可别撑着哟!”于是我们拍着小手齐齐欢呼。

  日子虽苦,但奶奶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情,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料理得头头是道,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我记忆中,奶奶好多年都没添置过一件新衣,一身土布衣服总是补丁叠着补丁,却从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个子小小、身材瘦瘦的她,任何时候看上去都精神而得体,直到临终时,她口袋里还揣着差不多伴她一生的镜子、小梳子……

  江苏是个文化发达、兼收并蓄的地方,昆曲、淮剧、扬剧、淮海戏,甚至黄梅戏……各种戏曲滋养着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们。那时,听“鼓书”,便是奶奶唯一的文化生活,是她辛苦劳作后的最大乐事。每到逢集,奶奶便穿得干净齐整,去龙苴镇听鼓书,归来后再将那些精彩片段绘声绘色讲给我们听:《十五贯》、《岳家将》、《周发乾杀妻》……天长日久,懵懂的我们竟也从记忆力极好的奶奶口中知晓许多前尘旧事,懂得什么是善、恶、丑。

  按旧习俗,奶奶以前一直随夫姓,村里人都唤她王庞氏。直到解放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首次办理居民身份证,奶奶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庞荣”。那时的奶奶已届古稀高龄,身体大不如前,她自认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和儿孙、村邻打打纸牌。每次出门前,奶奶总不忘拎着小板凳,揣上一块萝卜、老南瓜之类的,回来以后削下上面黑黑的一层,下一次又继续用。起初我不明就里,后来才明白:老年人汗腺分泌少,手指干涩不易起牌,有的人就蘸自己唾液,几把摸下来嘴唇变得黑黑的,奶奶觉得这样很不卫生,就想出了用瓜菜汁液来润手的绝妙办法。

  2001年,我调往赣榆县任职,离家远了,工作忙了,但只要有点闲暇,我便跑回家,陪奶奶摸摸小牌、晒晒太阳聊聊天,讲些趣事逗她开心。我知道,尽孝是不能等待的,我不愿体味“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那份遗憾!

  后来,奶奶患了白内障,不能再摸牌了,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小,但依然思维敏捷,我们几个站她面前,她只要伸手一摸,保准能说出谁是谁,分毫不差。奶奶眼睛看不见了,生活上全靠我妈妈她们照顾。每次回去,我能插上手的就是帮奶奶洗脚、剪剪手指甲、脚趾甲;奶奶最爱吃蟹,每到春天,虾肥蟹美的季节,我都要抽空带她去饭店吃正宗的蟹,抱着她老人家上车下车、进出饭店、扶她坐上上座,然后剥好蟹肉放进她的嘴里。每每这时,我会看到奶奶脸上绽开的菊花般笑意。

  而这样的笑意,我只感受到2009年10月。一纸调令,我从港城来到千里之外的山城。这一年多,对于工作,我可以说无愧;而对奶奶、对亲人,我却充满歉疚。我记得几次打电话询问奶奶的情况,得到的消息都是“奶奶一切都好,只是老人家惦记你,嘱你一定多注意身体,别累坏呢!”

  2010年4月16日,我正在专案基地时,噩耗突至:奶奶去世了!那天早饭时,96岁的奶奶毫无预兆地在我妈妈的怀里走了,走得是那样的安详、平静,就像一只熟透的柿子,无声落下。

  那天,一切工作照常进行。所有人目睹我一如既往地忙碌,却无人知晓,我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悲伤与煎熬。直到夜深,精疲力竭时,独坐办公桌前,手捧与奶奶唯一一张合影,凝视着奶奶那灿烂而慈祥的笑容,我潸然泪下……

  奶奶生前人缘极好,身后丧事也办得简朴而隆重,村里老少都自发赶来,帮家里人跑前跑后料理后事,争着送奶奶最后一程。

  临终时,一向省吃俭用的奶奶攒着500多块钱。想想她老人家一生乐施好善,在村里口碑极好,如今她走了,作为儿孙,父辈们一直在悲痛中思考: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延续老人家的这份美德,也寄托我们的绵绵哀思?最后,老辈子决定,把奶奶留下的有限积蓄,加上乡里乡亲送的丧葬礼金,凑齐10000元整数交给村委会作为敬老基金。现在,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从中拿到100多元的孝敬费。超支部分,我们兄弟姐妹再补上……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寿星越来越多,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已近20位了。10000元,实在不算多,但如果这份心意能帮助更多老人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长寿,那么我们便心满意足,相信奶奶的在天之灵也会备感欣慰。

  绿草萋萋、春风似剪,又是清明将至。生机盎然之季节,却总勾起游子的绵绵思绪,带我穿越纷繁世事,一次次梦回古泊涟河畔,梦回葛庄,梦回门前那棵柿子树,梦回奶奶身旁。

  虽生无夏花之绚烂,但逝如秋叶之静美,为人如斯,此生足矣。

  安息吧,奶奶,您永远活在我心里,活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发表于 2011-7-10 0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思乡情悠悠......
王局的确好文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07: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流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07: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7231724531887744493_4:}楼上两位真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0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份孝心,也是一份传统,期望平民家庭出来的王局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00:44 , Processed in 0.0803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