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173|回复: 0

东海县推动社会救助转型升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1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翔  段慧明 程周)  “我们的养老钱每人每年又增加了950元哪。我们住的是小洋楼,用的是空调、大彩电,吃穿、看病都不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近日,住在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柴绪月提起五保供养再次提标,喜悦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统计 ,东海县像柴绪月一样的五保老人有2470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未成年孤儿等三大弱势群体共2.6万多人。近年来 ,该县与时俱进推动社会救助转型升级,已建立、完善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临时社会救助等五大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从临时性、救急性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救助内容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使得弱势群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农村五保供养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转变。 自2006年1月起该县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现了五保供养从村民集体内部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09年,东海县又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今年再次提标,从2006年的1800元提高到4350元。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新建宾馆式、庭院式功能齐全的敬老院11座,全县敬老院达到21所。并且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

  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由覆盖面小、资金有限向应保尽保、自然增长转变。在1996年以前,东海县社会救助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覆盖面小,保障人员少,投入资金有限。自1997年启动农村低保工作、1999年启动城市低保工作, 2005年出台《东海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2006年6月,成立“东海县城乡低保监管中心”,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了困难群众生活应保尽保。去年实行低保重新认定,对全县346个行政村逐村逐户进行调查核实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改变了低保能进不能出的现象,清退低保432人,新增1323人。同时也建立了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保障金标准,低保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之路。今年至今,全县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的有11903户,23455人,发放标准由原来农村每人每月155元提高到240元;城市居民由原来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90元。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救助力度,实现困难人员看病不再难、不再贵。针对城乡改革后原来农村群众依托集体经济的农村合作医疗出现制度性缺口;城镇贫困人口,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原有的企业劳保医疗功能弱化,东海县建立逐步建立健全“参合参保、住院救助、大病救助、门诊救助和慈善援助”五位一体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以帮助城乡贫困人口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2010年,东海县政府出台《东海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具有救助比例更高、救助覆盖面更广、救助金额更大等特点。之后又数次下发文件调整提高了救助比例、救助金额。仅今年至今,全县就医疗救助357人,发放救助金73.78万元。同时,该县通过村级摸底 、乡镇核实 、县级核查“三级”联动模式共确定孤儿120人 ,每人每年有7740元孤儿生活费保障。

  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面临的各种突发性、阶段性困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县民政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2009年就出台了《关于印发东海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的通知》,有效解决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一些家庭在遭受突发性事故或家庭成员出现重病、大病后以致整个家庭马上陷入困境的状况。今年至今,全县临时救助困难群众88人次,发放临时生活补助7万余元。

  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现了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由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管理服务性的救助。自2003年成立县救助管理站以来已累计救助2200余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310多名,并建成苏北一流的国家三级救助机构,成为东海县26个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之一。 http://www.aigany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9 16:37 , Processed in 0.0788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