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45|回复: 0

灌云农技站长蔡学举 用生命谱写丰收的乐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讯员 薛胜宏)灌云县杨集镇农技推广站站长蔡学举,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7年来,尽心尽责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即便是身患重病的三年多来,在与癌魔抗争的同时,仍不忘心爱的农技推广工作,忘我地奔波在乡村的田间地头,用生命谱写了为民丰收的乐章。

  杨集镇地处灌云县东部,土地肥沃,但多年来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种植技术仍比较落后,成本高,产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蔡学举上任之初,把推广种植技术作为首要任务,自2000年开始,蔡学举采取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办法,共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多项。同时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新技术。在他的精心推广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技术、小麦重肥后移和精播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棚高效种植技术、经稻轮作技术等30多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在杨集全镇普及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在植保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蔡学举仍努力探索植保新课题。在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方法上,他总结推广了“断、保、防、错”的防治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村民王怀塘最深有感触,2008年夏天,他家的一块8分地水稻发生条纹叶枯病,刚开始他不当回事,后发展到5亩3分地都被传染上,王怀塘又是打药又是施肥,还是没控制住,这下他慌了神,找到了蔡站长。在蔡学举的方法防治下,频临绝收的水稻渐渐好起来,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元。有人为此算了一笔帐,通过蔡学举所推广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全镇每亩水稻可降低病虫害防治费用20多元。当地农民称赞说,没有蔡站长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就没有我们的丰收呢。

  2009年5月底,蔡学举发现颈淋巴肿大,很快被医院确诊为鼻咽癌。同年6月,蔡学举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放化疗治疗。

  “喂,蔡站长,我家水稻死心很严重,用什么药效果好?”        当月30日,一位村民打来咨询电话。蔡学举像往常一样耐心细致地作了回答。那位打电话的村民不知道,此时的蔡学举因患鼻咽癌,正躺在上海医院的重症病房。

  村民从遥远的老家打来电话后,蔡学举再也躺不住了。他说:“现在正是水稻病虫害高发期,如果防治不当,将会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在医院未完全同意的情况下,蔡学举执意出院。回到家后,他立即奔赴田头,查看水稻病虫害情况,并对农民进行田头指导。

  从事十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蔡学举深深地感到:仅仅围绕农民种什么,技术人员就提供什么样的种植技术服务,只能解决怎么种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指导农民种什么、告诉农民种什么效益最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他认识到,实行间套种,进行复合式种植,不仅仅土地利用率高,而且经济效益好。他总结了间套种五原则,即长叶与圆叶作物间套、高秆与矮秆作物间套、生长时间长的与短的作物间套、需光强的与需光弱的作物间套、地上结穗与地下结块作物间套。近几年,他还结合当地农情和市场需求,为农民提供了适用、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1、小麦—西瓜—萝卜。2、西瓜+丝瓜—萝卜;3、甘薯+玉米—小麦;4、土豆—西瓜—大白菜。这些模式不用大棚,亩经济效益在8000元左右。是单一种粮收入的4倍多。

  作为农技推广站长,蔡学举还把推广高效农业适度规模种植,当作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他和当地干群一起成功地建成了三个高效农业专业村,农民平均年增收800多元。连成薹蒜生产专业村,面积达到2000多亩。原来该村只种植薹蒜几十亩,他定到这个村后,带领村干部到山东泰安、临沂、江苏徐州、淮安等地考察、调研,回来后,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大会,决定搞薹蒜千亩连片种植,当年全村薹蒜种植面积超过了一千亩。后来,他又和村干部跑市场,引来了山东、辽宁、上海、南京等地客商,每年销售蒜薹2000多吨,群众人均增收900多元。

  在与癌魔的不断抗争中,如今,蔡学举仍奋战在他心爱的农技推广岗位上,用生命谱写一曲曲丰收的乐章。(编辑:李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9 22:34 , Processed in 0.0826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