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31|回复: 0

东海立体化扶贫助力贫困农民奔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8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讯员  张开虎 吴建国 张志存) 一条条水泥路在乡间盘绕,一座座排列整齐、美观实用的小洋楼坐落在绿树丛中,高效温室大棚内,瓜果、蔬菜生机盎然……。近年来,东海县通过“产业”、“资产”、“智力”扶贫,全方位,立体化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目前,东海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8661人,实现全部脱贫(含无劳动能力)、5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八有”,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总量达11300万元。扶贫开发重点村基本实现了主导产业繁荣,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特色鲜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产业”扶贫趟“富路”

  针对农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承受能力差、自主创业意识薄弱的特点,为引导和扶持低收入农户通过自主创业,实现稳定脱贫,东海县在扶贫工作中,紧紧围绕鲜切花、蔬菜、草莓等主导产业,将扶贫资金与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农业开发、农机、水利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打造一批脱贫攻坚产业园。几年来,先后建成千亩以上脱贫攻坚产业园16个,产业面积25万亩,吸引和带动1.2万贫困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

  为解决贫困农民致富信息闭塞,农产品渠道不畅等问题,县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引导成立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抱团”致富,对新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奖励5000元,同时拿出50万元奖励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年来,全县已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20家,成员突破2万人,带动2.5万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资产”扶贫增 “后劲”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经济实力下降,致富“领头羊”能力锐减的实际情况,东海县在扶持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现代农业资金、村集体经济自有资金1100多万元,在连云港市率先启动“资产”扶贫新模式,重点扶持经济条件好,有一定发展基础的11个经济薄弱村,每村给予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统一建设标准厂房、钢结构温室大棚,然后通过招引客商、房屋出租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增加5—10万元。

  同时该项目还为社会提供不低于50个人的就业机会,优先安置本村贫困劳动力,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实现“政府得税金,村级得租金,个人得薪金”的局面,彻底改变了过去简单地给一笔扶贫资金、一个项目的“输血式”扶贫,提升了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智力”扶贫拔“穷根”

  贫困户增收本身就是增收工程的“软肋”,大多数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不仅仅是缺资金、少技术,关键是思想不解放,“认天命”思想比较严重。从贫困人口调查摸底情况看,东海县农村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5年。为使贫困户尽快走出“有资源、缺信心”的困局,自2008年以来,东海县坚持“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同步推进,在培训形式上,整合劳动、扶贫、农业、农开、工会等各方面的培训资源,凡是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律优先安排农村贫困劳动力,并根据区域位置、所在地区贫困农户多少、培训机构实力等情况,在全县集中打造5—6个培训机构。

  在培训内容上,对不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农户初高中毕业生,主要集中到县有关培训机构,开展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数控机床、电工电器、餐饮服务、水晶雕刻加工等行业和技能的培训;对青壮劳动力,主要突出特色培训。对年龄偏大的劳动力,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的村组干部及村内种养大户,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四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3500人,转移就业22825人,基本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效果。

  http://www.aigany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28 08:40 , Processed in 0.119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