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文 李耀华 陈吉平 王从旻 发改委《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连云港市在内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以一体化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管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内的有效衔接,以提高枢纽运营效率、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枢纽上的便捷换乘、高效换装,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而要完成这个总体要求,首先是要“本着布局合理的原则,根据城市空间、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统筹,实现枢纽优化布局”。 其实,对于连云港市这样一个占据海、陆、空先天交通优势的沿海发展城市而言,交通运输只是条件,关键是要依托全国交通枢纽的便捷化、高效率,吸引适合依托连云港市发展的产业形态,使连云港市成为连接南北和沟通东西的物流中心、航运中心、交易中心乃至商贸中心,更好地发挥临港产业的优势。 交通服务经济成效显著 近年来,连云港市公路、铁路、航道、民航等多项工程快速推进,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蓝图正逐步走向现实。随着江苏沿海开发逐步走向深入,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在连云港市经济跨越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围绕港城核心资源———连云港港,服务工业、服务港口、服务民生的对内对外交通网络已逐步成型。 市交通局综合计划处彭伟介绍,目前,连云港市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和水路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增幅分别为10%、16%和7%,交通服务增加值达到89.35亿元,同比增长14.13%。围绕港口,连云港市已形成以海铁等多式联运、港口保税物流、集装箱中转为特色的一批物流站场,以铁水联运为特色的物流服务不断提升,车船作业纪录频频刷新,铁路日均装车量、公路疏港量、矿石转水量、海河联运量、保税业务量再攀新高,以“现场保市场”、以“疏运促上量”战略实施效果显著,港、航、路、贸等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从全产业链角度布局交通 连云港占据交通便利的先天优势,但临港产业发展仍需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社科院连云港分院研究员古龙高分析,连云港已是公认的区域性国际港口城市,同时占据深水港和大陆桥桥头堡的优势,但临港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大交通的优势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今后的招商政策要随之创新,不能再以传统的税收、土地来招商,而是告诉企业你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运输服务及环境,比如企业要落户连云港,就要考虑将交通设施等接过去,或者在县区间甚至与徐州等周边城市间,创造一个上下班的便利环境。” 古龙高举例说,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机场附近规划大型交通综合体,让地铁、轻轨与之衔接,不仅设施要连上,更关键的是要从服务的角度去考虑,但连云港在服务产业发展这方面的交通设施还是空白,“当前我们亟须制定一个与连云港地位相称的总体产业发展布局规划,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布局、组织及运输、物流服务。今后,连云港与类似沿海城市的竞争,比的是产业组织的竞争。”“当然,以港口为核心的临港产业链不一定在一个地方做完,可以通过交通条件将链条连结起来。”古龙高坦言,如果不能很好地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布局交通,那么不仅交通资源浪费,临港产业发展功能也会逐渐萎缩。 发挥示范区优势,实现交通资源整合 对于连云港市交通行业未来发展,专家提出,要结合大陆桥东桥头堡和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这个优势,围绕“大进大出”临港产业发展,在机制、体制方面创新突破,要打破铁、水、公、空的行政界限,按照经济的流向以及经济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整合。 古龙高认为,连云港市要充分发挥大陆桥便捷通道的作用,把连云港临港产业链向中西部延伸。“沿大陆桥向西有多个经济区,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其纳入连云港市产业链发展。” 目前,从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连云港市铁路的人流和客流量还是不够的,而我们周边的徐州地区交通条件却十分发达。专家建议,连云港市完全可以考虑将徐州的动车和高铁延伸过来,加快将机场建成辐射亚太、服务大陆桥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港的步伐。海上航线方面,连云港市应向大连等沿海城市学习,航运网络致力于“远洋补上、近洋争优、内贸稳增、内河突破”,深化与班轮公司合作,加密航线航班,确保开通运营内河航线。公路甩挂致力于构建以“两点一线”为基础、“多点多线”为目标的综合运输网络,吸引周边城市货源。港港合作致力于融入长三角,主动靠上枢纽港,扩大中转规模,以疏运扩张拉动散杂货增量。 (编辑:贺耀堂) |
GMT+8, 2024-11-16 02:39 , Processed in 0.0511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