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灌云 查看内容

热心调解工作的灌云人大代表刘仕军

2011-12-15 17:39| 发布者: 谢小茹| 查看: 390| 评论: 0

摘要:   (通讯员 薛胜宏)灌云县杨集镇曙光村,是个合并村,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1209个农户,4589口人。该村既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又是局势稳定的安定村,近10多年来,全村无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发 ...
  (通讯员 薛胜宏)灌云县杨集镇曙光村,是个合并村,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1209个农户,4589口人。该村既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又是局势稳定的安定村,近10多年来,全村无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谈起这些,村民们无不赞许热心调解工作的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刘仕军,都说他是“把和睦送给别人,把辛苦留给自己”的人。

  的确,刘仕军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10多年来,他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20余起,使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他把和睦安宁送给了千家万户,而把辛苦劳累留给了自己。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刘仕军看来,家庭纠纷虽小,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多年来,刘仕军在调解家庭纠纷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一个个家庭的和睦,为了一对对夫妻破镜重圆,为了一位位老人安享晚年,他不知跑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这些他已记不清楚,在他的脑海里,最清晰的是谁家曾闹过纠纷、谁家还有没消除的隔阂。

  本村4组村民沈老太与儿子一同生活。平日辛劳、勤俭了一生的她看不惯儿媳妇整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免不了唠叨几句,婆媳二人为此经常争吵。一天,二人竟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沈老太的儿子见此场景不但不对他的妻子加以劝阻,还骂老人多管闲事,并将老人赶出了家门。沈老太伤心至极,找到了刘仕军。

  刘仕军倾听了老人的哭诉,正要去找沈老太的儿子,沈老太的儿子和儿媳已找上门来。只见老人的儿子气势汹汹地嚷道:“说吧!我家的事打算怎么解决?!"刘仕军见状,并没有被当事人的气势所吓倒,而是沉着应对。他搬来椅子,端上热茶,让夫妻俩先冷静冷静,然后从法律到伦理道德,从父母的辛劳与养育到儿女的亲情与孝道,经过半天依法、依理、依情的谈话,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终于惭愧地低下了头,当场向母亲承认了错误。当二人搀扶着老人要离开的时候,老人紧握着刘仕军的手不放,激动得不知说啥是好。从此以后,沈老太一家和睦相处,再也没有发生过矛盾。

  一个4000多口人的大村,大到上访告状,小到邻里纠纷,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靠一腔真情去做工作,靠热忱服务去调处,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去化解,这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刘仕军却做到了。

  6组村民李某,与邻里发生宅基地纠纷,因宅基地年久无法确认界线标志,双方互不相让,又无任何证据,在李的旧房拆除后,长达数月不能建房。刘仕军经过走访调查10多名老干部、老党员后,又先后10多次登门两家,用“远亲不如近邻”等感情话语进行开导,并接两家到自己家里吃饭,通过相互敬酒、献茶等感情交流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感动双方,使双方握手言和,李家的房屋也顺利建成。后来,双方和好如初。双方都说,刘书记不但是热忱服务群众的好干部,还是我们信得过的贴心人。

  在调解工作中,无论是邻里纠纷、赡养纠纷,还是夫妻不和矛盾,刘仕军都能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调处与灵活处理相结合;情与法相融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

  今年3月,九组73岁的孙老汉和老伴到“人大代表之家”找到刘仕军,说老大不养活他们。刘仕军了解到,老孙有三个儿子,全部成家。现在两位老人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特别是去年年底老孙因摔伤,左腿骨折,在杨集医院住院20多天,共花医药费9000多元。老二支付了3000元,老三支付了3000元,老大没拿分文。刘仕军在了解情况后,直接找到老汉的大儿子讲明赡养义务关系。老大也不否认,说了自己分家早及以前和两位老人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刘仕军经过多方协调后,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把两位老人和三个儿子都叫到村委会,还召集了九组组长并咨询了有关法律服务人员。通过一个上午的工作,使他们父子达成一致协议,并形成文书。协议规定老大一次性给老人医药费3000元。以后两位老人的生活费、医药费由老二和老三承担;老房子的宅基地和房产由老二和老三协商解决,与老大无关。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还避免了以后兄弟间的争执。

  回顾多年的调解工作历程,刘仕军深有感触,尽管调解工作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是生气苦恼,甚至有时会让别人误会,遭到别人的嘲讽,但成功调解每一起纠纷后的欣慰也是常人体会不到的。2010年4月,镇政府在曙光村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涉及拆迁农户达105户。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刘仕军起早带晚,调处了大量的矛盾纠纷。4组拆迁户张某搬到新址后盖了五间两层的房子,盖毕砌围墙时和邻居老李发生矛盾。两家发生争吵,并互相殴打,双方的亲友也都前来助威,眼看事态要进一步扩大。刘仕军得知此事,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劝阻,事后又分别到双方当事人家里,情况问清楚后,从亲情、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苦口婆心地开导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历经两天的“谈判”,终于取得了情到深处花自开的良好效果。双方纠纷终于平息了,同时也防止了一起有可能发生的群体性斗殴。 (编辑:王夫成)


喜欢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5 18:33 , Processed in 0.0514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