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瑞 通讯员 张雷 宜福)每到中午、晚上的吃饭时间,各个农贸市场或超市内的凉拌菜摊位前,就聚满了顾客。有市民反映,现在工作忙、生活节奏快,为图省事常常买些凉拌菜佐餐,但当问其是否知道“街头市场上的凉拌菜多含‘人造菜’”时,却大吃一惊,称以后绝对少吃。 花样繁多 “海”字头最常见 在西小区一家凉拌菜摊位上,可以发现很多晶莹剔透的菜品,黑亮亮的是海木耳,白色透明的长条是海拉皮,像粉丝一样的是海蜇丝。摊主称这些“菜”口味好,很畅销。在大庆西路一个拌菜摊上,笔者询问一名摊主,“这海蜇丝是什么做的?”对方坦言:“这不是天然海蜇,只是一种类似粉丝的配菜,嚼起来很筋道。”随后他透露说,海蜇丝是售卖时这样叫的,其实是用添加剂、食用胶等物质加工而成的。 在不少农贸市场也有这种“人造菜”,一位女摊主说:“这种菜都是人工造出来的,你看也看出来啦!要不能卖这个价嘛!这些凉拌菜加作料后才卖几元钱一份,要是用真的,成本都不够。” 触目惊心 网上流传制作流程 通过百度搜索人造海蜇丝、海木耳发现,国内有多家公司能够供应原料,且教授技术。有的公司明码标价,称原料便宜,每斤成本不到1元。搜索“人造海蜇丝做法”,竟找到了119,000个相关结果,制作原料、流程一目了然。 “人造菜”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相关部门专家表示,这些“人造菜”都是食品添加剂合成的,现在市场上很多,网上也有技术介绍。比如,海木耳产于海洋深处,不是黑木耳的形状,所以这种人造海木耳是冒名的。海蜇丝的原料本应是海蜇,但这种就是海藻酸钠加上食品胶制成的,无任何海蜇成分。 随意添加 食用有害身体健康 据了解,国家明文规定,食品添加剂要在指定食品范围内使用,并有用量的限制,而街头小摊贩卖的“人造菜”多属小作坊生产,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成分、用量难以得到严格控制,卫生条件也不合标准,食用对身体有害无益。此外,国家规定的人造食品应仿照食品的营养成分、外形,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加工,进而改善和提升食品的质量,而不是用没有营养价值、质量粗糙的低档合成原料来替代。 新浦工商分局市场科负责人表示,凉拌菜属于现做现卖的食品,目前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如何进行监管,因此难以通过执法手段加以规范。他提醒消费者,跟天然食品相比,人造菜虽然外形相似,口感也差不多,但是营养价值相差甚远,“人造”菜最好少买。 (编辑:张笑爽) |
GMT+8, 2024-11-17 20:21 , Processed in 0.0666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