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周边 社会 查看内容

连云港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告破

2011-11-23 10:40| 发布者: 谢小茹| 查看: 508| 评论: 0

摘要:   记 者 唐金鑫 通讯员 冯加林   近日,随着最后一名嫌疑人投案自首,连云港市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告破,涉案的五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化工公司的副总,跳槽到盐城 ...
  记 者 唐金鑫 通讯员 冯加林

  近日,随着最后一名嫌疑人投案自首,连云港市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告破,涉案的五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化工公司的副总,跳槽到盐城市另一化工公司后,利用其在原公司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帮助新东家在没有投入任何科研经费的基础上,组装出一套缩小版的化工生产装置准备投入生产,造成原公司上千万元的损失,员工跳槽后因侵犯原公司商业秘密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在连云港市尚属首例。

  数十年试验摸索“高盈利”工艺

  连云港市某化工公司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化工产品。该公司从1995年开始研制某化工产品,因最初技术不合格,焦油含量高,近亿元投入的生产设备被全部推翻重建,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反复优化配比,专家论证,终于在2006年实现规模生产。

  该公司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曾于2001年、2006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新工艺为该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也将该项生产工艺的控制参数作为公司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采取了各种保密措施进行保护。

  十年反倾销,成就民族企业

  该化工公司投产之前,能掌握该产品全套生产工艺的企业在全世界仅有三家,在得知中国企业正在研发该产品时,自2001年开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多家公司即对我国市场展开低价倾销,企图扼杀摇篮中的民族企业,而该公司高举民族大旗,作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唯一代表,进行了长达近十年的艰辛的反倾销诉讼,后终获胜利,迫使国外多家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副总携核心技术投奔新东家

  张某原为该化工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主管公司生产技术,是该公司技术骨干。2010年初,张某认为自己在公司受到不公平待遇,便向公司提出离职要求,并于同年1月正式提交辞职申请。

  2010年1月18日,他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在离职前,该公司负责人专门找他谈话,要求他离职后保守公司技术秘密,不得泄露苯二酚等产品的生产技术,一旦泄露至国外企业手中,将危及民族产业。

  实际上,2009年8月,张某在正式离职前就开始与盐城市某化工公司接触,准备到该公司工作。同年8月,在其还未离开公司时,其已经将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发送给盐城的化工公司,2010年1月,张某被盐城的化工公司聘为公司总经理,并开始领取工资。

  从2010年1月开始,张某为了能将盐城的化工公司的生产装置安装并投入生产,他不仅积极拉拢原公司部下跳槽,还利诱原公司的技术顾问(某知名大学教授)一起负责实施生产线建设。

  之后,他还亲自对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员工进行操作技术培训,讲述了具体生产操作方法,准备投入生产。

  “背叛”导致原公司损失千万

  2011年2月,连云港市该化工公司的负责人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盐城某化工公司公告,称其出售苯二酚等化学产品,而这些化学产品,正是自己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该负责人结合张某离职时的种种线索,后经多方打探,怀疑张某将公司秘密技术运用在盐城的化工公司,随即向开发区警方报案。

  开发区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很快锁定了张某等5名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嫌疑人。

  经过大量的工作,张某最终被开发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抓获归案。专案组在侦查期间,为了获得案件定罪证据,针对案件开展了多项鉴定工作。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鉴定,连云港和盐城两家公司生产产品的工艺在反应器、生产控制工序共计十多项技术均等同;经北京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显示,连云港化工公司在产品技术开发、研制的费用评估价值为1370.53万元。

  在铁的证据面前,五位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实供诉自己的罪行,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编辑:贺耀堂)


喜欢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8 09:37 , Processed in 0.0626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