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波 9月5日到9日,日报记者参加了全省新闻出版采编人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异地采访锻炼,前往苏州太仓市沙溪镇进行近一周的采访锻炼。在采访锻炼过程中,日报记者对沙溪镇的经济、社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采写了一组稿件。该组稿件以人物故事为主,配合记者手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苏南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本报今起刊发,请读者关注。 只要有空,香塘集团董事长顾建平最近总是会来到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走一走,看一看,每当看见研究人员忙碌的身影和周边不断兴建的生物制药企业,作为股东的顾建平总是很开心。因为这些意味着在30多年的创业生涯中,他的第二次产业转型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从450元起家创办拖鞋厂开始,30多年的时间里,顾建平的企业历经了两次重大转型。从拖鞋到化纤产业再到生物医药,一个苏南农村的创业者实现了专家眼中的“不可思议” ,也实现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去年工业产值达到了40亿元。 上世纪70年代末,顾建平用450元买的4台旧机器创办了拖鞋厂,凭着工艺拖鞋过硬的产品质量,香塘拿到了出口日本的工艺拖鞋订单,鞋厂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1年,年利润达3000万元。然而就是在这个最高峰的时候,一次与日本客商的对话,让顾建平对拖鞋生意的未来产生了疑问。“当时,日本客商无意中告诉我,由于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前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拖鞋是本国生产的,后来生产地转移到了俄罗斯,再后来又转移到了中国。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当中国的生产成本也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日本的客户会不会转移,企业还会不会有利润?”基于深刻的危机感,香塘集团董事长顾建平开始了企业的转型之路。 振辉化纤公司就是顾建平此次产业转型的产物。2003年,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顾建平先是投资10亿元建成了一个18万吨熔体直纺长丝项目振辉化纤,2006年又投资2亿多元上了二期工程,并成功生产出合格的全消光丝,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熔体纺全消光产品的厂家。目前,化纤产业已经成为香塘集团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年产值达30亿元。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投资建设化纤公司的前一年,顾建平就以风险投资的形式,为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注入资金3000多万元。就是这3000多万元,缓解了该研究所研发资金短缺的难题,同时催生了5年后的国家一类新药“苏肽生”,催生了进入产业化的北京昭衍。前几年,北京昭衍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实现了技术产业和资本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裂变效应,香塘当年风险投资的3000多万元,如今市值已迅速放大到10亿元。 “初看这是投资产业的创新,归根结底是思想理念的创新。”来自北京的社科专家对顾建平这一次投资给予这样的定义。化纤产业的利润为2%到4%,而生物创新药品的利润是40%以上,面对来自集团内部的两份报表,顾建平开始指挥企业再次进行转型。 “我不懂医药,但是,我可以选择那些懂得医药的研发者,他们出技术,我出资金,他们占大股,我占小股,这样一来,再传统的企业也可以搭乘上新兴产业的快车,实现企业转型。”在这一次的转型中,顾老板开始“借鸡生蛋”。 在顾建平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北京昭衍和香塘集团共同投资组建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服务中心。随着研究中心的落户,思坦康、金盟药业等多家生物医药新企也纷纷进驻园区。 “医药产业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制鞋厂我会依旧保留。”临别时,顾建平特意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尽管鞋厂目前年年亏损,但放弃当年和自己一起打拼市场的老员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鞋厂45岁以下的年轻劳动力正向集团其他新增产业过渡转移;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则安心生产,在5~6年间以退休方式给予自然消化。 记者手记:一个企业家的眼光和心胸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顾建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一路走来的香塘集团不断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始终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超前谋划,这正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借好别人的脑袋、用好自己的资本”,则进一步阐释了传统企业家如何对接新兴产业的根本问题。现在,港城正面临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良好时机,我们希望,在连云港市能够涌现出更多和顾建平一样有危机意识、转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企业家,推动港城经济不断书写辉煌。 (编辑:庄婷婷) |
GMT+8, 2024-11-21 02:36 , Processed in 0.0505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