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本地 政务 查看内容

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7-5 19:14|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745| 评论: 0

摘要: 信息名称 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信息名称 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 GF063-F0060-2013-001
生成日期 2013-03-27 公开日期 2013-04-03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文件编号
内容概述 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1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中央税收返还、上级专款指标、转移支付补助、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等33.3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62.5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3.69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缴省2009年地债本金)、专项上解上级和未完事项结转下年8.8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62.54亿元;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38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上级专款指标和转移支付补助等6.13亿元,基金预算总收入37.51亿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0.54亿元,加上专项上解上级和未完事项结转下年6.97亿元,基金预算总支出37.51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和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做法

1.注重强化职能,积极主动谋发展,经济建设再添新活力

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加快突破。设立港口开港运营专项资金500万元,充实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7亿元,为赣榆港成功开港运营提供了资金支撑。通过预算安排、对上争取、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8.2亿元,加快了东温庄水库、琴岛天籁片区和新城其他重点公共项目建设。二是支持税源经济加快攀升。设立园区标准化建设奖补资金10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加快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生物科技、太阳能光伏等主导产业规模扩张、效益提升。争取省800万元、县安排1000万元,设立扶持基金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拨付资金210万元,重点奖励新海石化、镔鑫特钢等52011年纳税骨干企业三是支持融资平台加快升级。通过资金注入、资产整合等多种方式支持金东方、创联等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全年各融资平台共融资22.2亿元。支持苏海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在全市率先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参与市“区域集优”融资,为东成生物科技集团融资1亿元争取省补助500万元、县财政安排500万元,设立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拨付信贷投入考核奖励资金130万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

2.注重精耕细作,多措并举强征管,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财税形势研判促增收。深入开展税源分析,坚持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研讨及收入形势研判,深入开展房地产业、建筑业、物流业、资源开采业等税收情况调研,制定征管举措。超前做好“营改增”试点的数据测算、政策辅导、模拟运转等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衔接各项政策措施,试点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编发《赣榆财政月报》,按月统计分析纳税50强企业和分镇分部门收入情况。二是强化综合治税促增收。加强涉税信息平台建设,财政、税务、住建、国土、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税新格局基本建立。坚持抓大不放小,在做好重点企业和主要行业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强零散税源和小税种征管,加大清欠力度,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四县第一。三是强化非税征管促增收。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启用新版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实现非税收入征管与预算管理、集中支付、工资统发等各项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全年通过非税征管系统征收各类非税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43%

3.注重以人为本,全力以赴保民生,公共财政得到新体现

一是把全面小康作为民生之要设立支持全面达小康专项资金500万元,针对小康社会4大类1825个考核指标中的短板项目加大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带动了社会多方投入,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二是把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先。依法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教育支出占比达到19.1%,超省定标准1个百分点。按照初中、小学生均750元、550元标准拨付公用经费7059万元。落实扶困助学政策,发放各类助学金2125万元,全县在校、在园学生共2.3万人受益。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兑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5901万元、高中阶段教师绩效工资4313万元。拨付资金4777万元,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出台高中学校债务化解方案,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高中债务化解。三是把公共服务作为民生之本。积极对上申报支持科技发展项目12个,到位扶持资金889万元。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稳步提高,安排307万元支持免费孕前体检和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及特别扶助金199万元。财政文化支出占比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完成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清理核查,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四是把医疗保障作为民生之急。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财政补助标准均提高到240元。五是把弱势关怀作为民生之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月60元提高到70元。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低保月标准由245元、210元,分别提高至290元、24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困难群众物价补贴5610万元、优抚对象抚恤金及生活补助3062万元、五保户供养金943万元、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1300万元。建立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设立物价调节基金500万元,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1439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98万元。

4.注重政策落实,不折不扣惠三农,城乡统筹谱写新篇章

一是农业投入持续加大。财政安排1000万元、融资2000万元,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化、特色化、科技化发展,四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提档升级。积极对上争取支农资金4.3亿元,加快了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重点工程及其他支农项目建设。设立美国白蛾防控专项资金600万元,支持利用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取得显著成效。跻身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县,获省奖补资金300万元。二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认真落实家电下乡和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兑付汽车摩托车补贴380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834万元,拉动农村消费2.6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渔船油价补贴1.2亿元,全县沿海六镇近2000户渔民受益。全面落实车辆油价补贴政策,发放公交车补贴、农村客运补贴、出租车补贴983万元。认真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从每亩81.5元提高到103.4元,发放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9283万元,惠及21.5万户72.2万农民。落实农业保险赔付政策,发放水稻、玉米、小麦等理赔资金633万元,降低了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给农民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争取省村庄环境整治引导资金1730万元,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柘汪镇秦沙村、马站村纳入全省村庄建设试点,获省奖补资金450万元。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行动。争取省补助986万元、县配套423万元,建成小型农桥116座。村民筹资601万元、省奖补2255万元,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9。筹措资金6722万元,加快了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田间道路整修等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5.注重创新机制,坚持不懈抓管理,理财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法治财政建设更加深入。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要求,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显著提升,县财政局在全市唯一一家被评为江苏省法治财政建设先进单位。二是预算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非税收入全额编入预算,土地出让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更加完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深入开展账户清理核查,撤销县本级财政账户14个,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更加完善。在全市四县率先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比例达到99.4%。财政绩效管理工作逐步推进,在全市唯一一家被评为全省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完善政府采购信息通报、协商、公开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政府采购预算2.11亿元,节约资金2810万元,节约率达13.3%是财政监督职能更加强化。建成财政发放资金比对核查平台,有效防止冒领财政资金、重复享受财政补贴政策现象,当年节约财政资金488万元。财政大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十佳会计”评选,建立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完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统计核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强化。四是财政考核体系更加完善。调整优化县对镇、开发区财政收入考核办法,突出增值税增幅考核和园区税收占比考核,促进收入质量提升,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超78%。实行争取资金专项登记制度和季度分析会制度,动态掌握到位资金总量和在四县位次等情况,增强部门对上争取的积极性、主动性。

各位代表,2012年,在形势复杂、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赣榆县被省政府同时授予“财政增收表彰单位”和“财政收入质量提升表彰单位”荣誉称号,这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明显趋缓。受资源要素趋紧、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税源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财政收入增幅趋缓,尤其是保持较高质量财政收入的难度加大。二是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兑付绩效工资,提高新农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等政策性配套标准等,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税收征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收入质量和支出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绩效管理、财政监督都需进一步强化,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跨入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的攻坚之年。根据对全县经济和财政形势的分析及中央、省、市对财政工作的要求,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启新程、攻坚克难攀新高”年度主题,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支持重大项目推进和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按照201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上述指导思想,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77.8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33.88亿元,均增长16%。根据收入预算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13年全县总财力98.93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长17.5%,剔除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等21.62亿元,当年全县本级财力77.31亿元,全部安排支出,同比增长13.3%。全县公共财政预算财力61.06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长13.7%,剔除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等19.91亿元,当年全县本级财力41.15亿元,全部安排支出,同比增长12%。全县财政预算安排收支平衡,其中,县本级和经济开发区财政预算安排情况如下:

(一)县本级财政预算

2013年,县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48.5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0.45亿元,分别增长13.1%5.1%

根据收入预算和财政体制测算,2013年县本级总财力71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长16.3%,剔除上年结转和上级专款等19.67亿元,当年本级财力51.33亿元,全部安排支出,同比增长8.9%。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财力37.23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长10.9%剔除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等17.96亿元,当年本级财力19.27亿元,全部安排支出,同比增长3.1%。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二)经济开发区财政预算

2013年,赣榆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安排2.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08亿元,均增长23%。根据收入预算和县对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测算,2013年经济开发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财力2.05亿元,全部安排支出,增长20.7%,同比增长22.5%。共建苏北开发区区中园奖补和苏北苏中开发区以奖代扶资金,按上级规定安排。

三、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2013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一)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目标,坚持服务沿海开发不动摇,在转型升级中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支持海港经济加快崛起。继续设立港口建设专项资金,并切实加大对上争取政策资金和市场融资力度,支持以港口为龙头、港产为核心、港城为支撑的互动开发。支持金东方港口投资公司加快融资步伐,力争成功发行企业债券,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支持推进神华、协鑫、中远船务、中海油等重大项目。二是支持主体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会计服务等方式支持培大育强,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财税服务向优势企业集聚,帮助企业解决税负重、融资贵等问题,支持加快构建“以产值超100亿企业为龙头、超50亿为骨干、超10亿为基础”的梯次发展新格局。设立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重点成长型企业发展扶持等专项资金,在支持巩固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生物科技等骨干产业的同时,支持培育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多元产业格局,丰富税源结构,增强抵御抗击经济金融风险能力。设立小微企业应急周转金,充实完善财政扶持小微企业项目库,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壮大企业规模。三是支持园区经济做大做强。设立3000万元园区标准化建设基金,并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开发区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大项目的能力,加快实现投入、产出、税收贡献“380%”出自四大工业园区的目标。支持园区信息中心、投融资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等生产服务型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四是支持创新经济引领发展。大力支持政产学研金项目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设立人才、科技等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技改创新,提升企业层次。五是支持招商经济重点突破。安排招商专项经费,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全力支持大招商、招大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风险补偿机制。加快融资创新,支持苏海集团、金东方公司大力开发私募基金、中期票据、融资租赁、基金投入、风险投资等新型金融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二)创新征管服务举措为保障,坚持提升收入质量不动摇,在精征细管中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一是强化主体税种考核监控。加强增值税考核。进一步完善增值税考核机制,加大对增值税增幅超全省市县平均考核力度,新设增值税总量上台阶考核,引导激励各镇、各园区加快税源经济培育。强化营业税监控。通过以票控税、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多种途径,强化对全县财政投资、融资性贷款投入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税收征管和财政监督,同时,切实加强对房屋租赁、装修装潢等零散税源的稽查征管。强化企业所得税监控。继续完善财政扶持企业资金信息通报制度,实行重点解剖规模企业和随机抽查一般纳税人相结合,深入分析评估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强化个人所得税监控。充分发挥工资统发和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功能,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征工作,重点强化对高收入行业、高收入群体和企业扩股分红、股权转让等个人所得税征管。全年税收收入占比力争超80%二是强化“营改增”效应发挥。发挥“营改增”边界效应,吸引周边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企业来我县注册落户。依托临港等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建立大型临港物流园区和特色物流园区。依托沙河、墩尚等镇物流运输业发展基础较好、个体运输户和小运输企业较多的优势,实施能人带动战略,整合做大物流运输企业,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稳定、发展现有物流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税源。密切关注改革动向,加强涉税风险防范。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全面落实《江苏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推行非税收入信息化征管,严格执行非税票据领用缴销制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加强土地储备和开发,加大土地出让金征缴和清欠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整合优化共享共用机制、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联动机制,规范国有资产使用、出租、处置行为,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新突破。

(三)以构建融合发展格局为导向,坚持财政强农惠农不动摇,在统筹城乡中加快兴农富民增收

一是大力支持提升城镇品质。统筹基本建设、城市维护、土地出让收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加大融资力度,支持琴岛天籁片区、沃尔玛商业中心、新城环城水系、迎宾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国家园林县城,优化城市环境,彰显城市品位。支持“美丽镇区”建设活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双集中”功能。二是全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继续设立30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技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支持四大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支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发和推广,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强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沿海滩涂开发、丘陵山区开发、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龙王河治理、东温庄水库扩容、小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立农业灾害风险补偿机制,实施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激励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着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支持巩固美丽乡村行动成果,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深入推进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小型公益农桥建设。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

(四)以全面增强民生福祉为根本,坚持优化支出结构不动摇,在服务发展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支持保障“学有所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比达到省定要求。支持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覆盖助学体系。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边远地区教师住房条件改善工程。二是支持保障“劳有所得”。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援助补助政策,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三是支持保障“住有所居”。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健全分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四是支持保障“病有所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完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增长机制。五是支持保障“老有所养”。大力统筹调度资金,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时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人关爱之家建设。六是支持保障“困有所济”。高度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大力支持慈善事业,稳步提高社保对象保障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户供养金、优抚对象抚恤金、特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金等,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七是支持保障“乐有所寄”。支持文化惠民工程,繁荣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园。支持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基础建设,增强群众社会安全感。八是支持保障“行有所乘”。支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镇村公交。全面落实公交车、出租车、农村客运车辆油价补贴政策。支持60岁以上老人优惠、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

(五)以全面加快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建设法治财政不动摇,在完善机制中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探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增强预算完整性,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全面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提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公车使用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活动、接待、外出等事项经费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面加快公务卡制度改革,减少现金流通环节,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建立国库现金管理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政府集中采购机制,扩大协议采购范围,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严肃预算追加,逐步建立权责分明、研究充分、审核严格、高效及时、科学规范的预算追加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推进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对县级安排的重大专项资金开展跟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抓好惠农补贴、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跟踪监管,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财政大监督格局。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打造升级财政业务一体化服务、财政发放资金核查比对、“一折通”涉农补贴发放、财拨人员工资信息查询“四大平台”。加强镇级财政就近就地县镇联动监管,扎实推进省级规范化财政所创建。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改革创新启新程,攻坚克难攀新高,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喜欢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12:40 , Processed in 0.0611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