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胜宏)马丙如,现任灌云县杨集镇丰圩村党支部书记。几年来,他团结和带领支部一班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积极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通过努力,把原先上访多、债务多、公益事业难办成的丰圩村变成了各项工作都进入全镇第一方阵的先进村。不仅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勇挑重担,化解债务聚民心 2004年春节刚过,杨集镇党委就找到时任镇计生办主任的马丙如谈话,希望他能到丰圩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丰圩村是全镇有名的上访村、后进村,书记三年两头换。面对丰圩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亲友们善意的忠告,马丙如想了很多,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第二天,他毅然接受了领导和群众的重托,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说,既然自己接下这副担子,就要尽全力为丰圩群众服务,再难的工作也要干上去。 马丙如知道,丰圩的工作要打开局面,关键是要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此,他通过与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们谈心,了解到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主要集中在村财务不清、外债较多的问题上。原来,自1995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丰圩村形成了高达50多万元的债务,村里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民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找到症结以后,他立即组织村民代表,并请来审计部门的专家,对每一笔债务进行清查核定,对公益事业等工程债务,由群众代表讨论认定债务数额,挤干水分。对未经村民代表会议确认形成的债务,坚持谁经手谁还款。对多年挂账事实上已是空帐而没有债权的,经核查后予以清除。马丙如和村干部还先后采取以帐抵账化解债务、回收债权削减债务、盘活资产抵消债务等措施进行化解。不到两年时间,全村50多万元的债务被全部化解。同时,他还牵头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每月定期清理财务,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账,并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他带头严格遵守。他上任以来,村里的招待费一直是零。以马丙如为首的丰圩村“两委”班子逐步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党群、干群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以身作则,办好实事解民忧 上任以来,马丙如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先后为群众解决了三大难题。 首先是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吃水问题一直是困扰丰圩村群众生活的一件难事,经过他的多次争取,2005年冬,在县、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自来水主管道终于铺到了丰圩,只需将管道引铺到各户就能吃上放心水了。施工过程中,他不仅为缺资金购买管线材料的农户垫资了三千多元,还亲自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动手开沟挖槽、铺设管线。天寒地冻,到村民家里安装时,他们手冻僵了、脚冻麻了……马丙如带领大家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放心水终于在春节前送到了各家各户,丰圩村群众吃水难终成历史。 其次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丰圩村内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心路是全村的主干道,过去坑坑洼洼,难以通行,一遇到阴雨天,路面便积水成塘,一片泥泞。马丙如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他多次向上争取,2008年春,这条路终于被铺成了水泥路,长达1.7公里,使沿线6个组的一千多名群众彻底告别了行路难。不仅如此,马丙如还带领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修整田间道路两千米,义务整平维修了村庄内所有砂石道路。 三是解决农田灌排难问题。丰圩村共有2100口人,2250亩土地。多年来,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河流不畅,渠道不通,村民们一直被灌排问题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马丙如在制定好水利建设规划的同时,积极与县、镇水利部门协调,争取支持。近几年来,他带领全村干群,人机并举,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先后疏浚了3条大沟,四十多条中小沟,并建起了两座电灌站,切实解决了农田的灌排难题。 情为民系,一心一意带民富 马丙如始终把带领群众增收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一门心思扑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为了搞好劳务输出,他积极动员村里富余劳力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并与镇劳保所、县就业管理处进行协调,搞好有序输出。目前,全村有300多人外出打工,有20多个农户举家到东台、山东等地包地种粮,户均包地200亩。母猪养殖是丰圩群众的传统养殖项目,马丙如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发展壮大这个养殖项目,以此拉动农民增收。现在,全村户户养母猪,其中养殖大户达二十多户。他还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支持村民创办了规模化藏獒养殖场。丰圩村拥有沿海高速取土坑280多亩,2008年,马丙如带领群众用3个月时间将其全部开发成了标准鱼塘,带领群众养鱼致富。并于2009年成立了养鱼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经营,目前,合作社已拥有社员52户,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6000多元。 https://www.lygfish.com/ |
GMT+8, 2024-11-17 05:31 , Processed in 0.06012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