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241|回复: 18

[岁月留痕] 赣榆古城--逝去的荣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0 22: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篇探访内容来自连云港的翻山客提醒:如果看不到图片,多刷新两下

     今天因为倒班的缘故,闲暇无事,于是我把计划在11月初的计划挪到了今天。一大早起来,凉风嗖嗖的,因为这两天下雨的缘故,气温明显下降了不少。我从家出发,坐着赣榆专线直奔赣马镇。
  

     经过近五十分钟的车程,我顺利的到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戴家岭村,据记载,裴天佑的墓冢就在这里。裴天祐,字顺之,号鹤洲,明代赣榆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官建安令(今福建省建瓯县)、监察御史,巡按河南、陕西、四川、山东。拜大理寺右丞、左丞,晋右少卿。逾年擢升光禄寺正卿,终致仕归里。他于晚年曾“南走淮阴”,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结识为友。当他晋升大理寺卿时,吴承恩为他写了《赠裴鹤洲晋列卿兼逢初度歌》一诗(见《射阳先生存稿》)。在任大理寺卿时,他清正廉明,执法如山,得到朝野一致赞誉。“罪人挟万金赂免死,天祐籍其金于官,置之法。”他是当时著名的一位清官、学者和诗人。后因朝廷腐败,弃官还乡后,撰写《鬻儿行》长诗,著成《拙逸亭稿》,并校正张峰所撰的《隆庆海州志》。去世后,其墓志由御史何宽撰文,潘季驯书写。经过询问当地人得知,才找到这块叫“裴陵”的地方,现如今这里已经变为一片耕田,东西长72米,南北宽48米,据记载这里原来有一组大型石雕:石羊、石猪、石宫灯和石碑等,现在都遗失了。但墓志铭保存在赣马镇文化中心。
  
  

     找到了裴天佑墓,我心里很激动,没想到这么顺利。下一站是赣马著名的“文峰塔”。我沿着公路一直向北,来到了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我和门卫说明了来意,门卫很痛快的放我进去,转过一栋崭新的教学楼,高大的文峰塔映入我的眼帘。这座古塔矗立于校园的东南角,走近文峰塔,抬头望去,只见塔角高高翘起,塔尖直冲云霄,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庄重古朴。文峰塔为砖木结构,八角四层,阁楼式,高14.2米,各层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门窗为砖发券成洞,无棂。底层塔门上方镶一块塔铭。塔铭三尺长,一尺高。碑文:光绪辛丑年冬。东方青天龙,卓此文峰,镇海龙宗,百虎降伏,人民和服,奕世赖福,宦锡显爵,利名高擢,举世大乐,据城临渊,亘古巍然,我铬永传。长沙徐树锷撰。徐树锷(1846—1912)字定生,一字淀荪,菕长子,棻从子。光绪丙子科优贡,丁丑朝考一等知县,己酉科举人,授赣榆县知县。赏戴花翎,诰授资政大夫。碑文撰于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时为赣榆县知事的徐村锷对文教事业颇为重视。他上任不久就查阅了有关史志资料,发现赣榆在1882年竟无一人中举。为激励后人上进,改变赣榆县文化落后现状,亲自主持兴建了此塔,取名“文峰”。文峰塔所以又名铭志塔。1984年,江苏省政府拨专款进行保护性维修,在塔基周围石砌三层八角阶梯式护座,最下层护座边长9米,占地面积413平方米,使这座百年古塔重现雄姿。
  

  
  
  
  
  位于文峰塔正南方20米处一个约90平方米的花园里,我发现了很多躺倒的石碑,我是如获至宝啊!“裴天佑墓的墓志铭”、“儒学正堂胡老夫子□□”、刻于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的“明祀碑”、“匪靖民安”、中华民国二年的“后先济美”、“甘棠遗爱”、“□圣门”等完整的石碑。
  
  
  
  
  
  
  
  还有一块被人工凿成12块的石碑,因为这些石碑大部分都被湮没在荒草以下,我扯开附在其上的杂草,用带去的小刷子浇上清水细心的刷洗。发现这是一块铭文为“重修重光寺碑记”【鄙注:“赣榆重建重光寺记碑”为《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中金石篇国朝卷中记载的石碑名,可我看到的石碑上的铭文题为“重修重光寺碑记”】的石碑,碑额弧形,边饰卷云纹。碑额楷书书,字径7厘米,文楷书,字径2厘米。碑额仅存“重光”二字。估计整块石碑的大小形质与海州文庙内的“海州乡贡进士题名碑”相当。大体内容是描述了一座名为“重光寺”的古庙在清康熙七年的郯城大地震中倾毁,于嘉庆年间重修的过程。石碑仅从局部即可看出整块石碑相当的完美,浑然天成。只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凿成了碎块,丢弃在这里。
  
  
  
  
  
  
  
  
  花园里还有一尊损坏的石狮子,高约60厘米,重百十余斤。整个石狮子被掩埋在土里,要不是它拌了我一跤,我还真没发现它的存在。石狮的面部已经损坏,仅残存部分脑后成团的鬃毛和后肢,雕工十分精美。石狮子左侧,有一块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双龙碑额,上书“碑阴题名”四个大字,字迹清晰可辨。两条金龙相互缠绕,呈二龙戏珠状。位于石狮子的右侧,有一块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不知名的物件,正面雕刻着一个人,这人面冲前站着,双手呈作揖状。位于“后先济美”碑的东侧,有一条雕刻古朴的石龙头,据记载,这个石龙头是赣马镇西北角上,一座叫“仁济桥”的桥头装饰物,因该桥两头皆有石龙头,所以“仁济桥”又称“龙头桥”。据当地人讲,这座“仁济桥”已于大跃进时期被拆毁,这是四尊石龙头中仅剩的一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09-2-20 2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有机会一定去看看!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保护观念要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什么时候有机会带我们去转转,实地去了解一下赣榆的风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22: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辛苦!贴子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2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其他论坛也看到过,这些地方都是他骑着自行车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珠暗投,夕阳衰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3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见证啊,有机会要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一片残败的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0 18: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去看了文峰塔,发现已经倾斜了!有时间把那天拍的PP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08: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出LZ费了不少的心血,辛苦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  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学校艺术楼东边你也去啦
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7: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石碑之类的,原来都是放在赣马文化站的,后来文化站拆了,就搬文峰塔前面的乱草里了,其实那不是乱草,记得我上高中时那儿时草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需要有心人去记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听父亲说过的,俺祖籍就是赣马张湾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18: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纪念性的东西,不过我对楼主更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发表于 2010-3-5 14:28:48
可惜啊,怎么没有人管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6 10:33 , Processed in 0.0910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