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赣榆青口十八勇士清明祭
1941年3月,在青口战役中,八路军115师攻克敌伪海头、兴庄等近10个据点,毙敌、俘虏伪军1000多人,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根据地广大军民的抗战信心。青口战役胜利后,滨海军民为缅怀牺牲同志,特别是青口战役十八勇士,提出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的建议。 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目前,陵园墓区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帜飘扬在天安门广场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后,侵华日军开始了以夺取中国政治中心,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为主要目标的由东而西的步步进犯。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将军事重点转向徐州,又开始了由南而北的进军,南北夹击徐州。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沦陷日第二天,即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军出于对台儿庄惨败的报复心理,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沦陷后的徐州城顿成人间地狱。为了巩固对南京的控制和对徐州的占领,日军在苏北地区不断拓展占领范围。 11月22日,日军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进攻宿迁县城,大批居民外逃。 1939年2月27日,日军滕本大队侵占了赣榆县,赣榆沦陷。同日,日军侵占沭阳县城,沭阳沦陷。 2月28日,日军侵占泗阳县城,拆毁焚烧房屋。国民党县政府针锋相对提出“焦土抗战”政策,动员居民拆屋毁城,纵火焚烧,一座600多年历史的古城灰飞烟灭,成为焦土。 3月1日,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21联队在海军第四舰队、空军第七飞行团配合下在灌河口登陆,侵占了淮北盐集散地燕尾港、陈家港。 3月2日上午,日军21联队先遣队侵占大伊山,4日占领板浦。 3月3日,另一路日军从埒子口登陆。 3月4日,日军114师团的步兵1个大队以及其他部队,是兵不血刃,占领了海州城。 至此,海榆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徐州沦陷
日寇海州入城
海州沦陷
赣榆青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有鱼盐之利,而且青口自古就是个出海口,南到吴越北通天津、青岛,是粮油的集散地,商业发达,经济富裕, 金时期就在赣榆青口设立关卡,从明清在青口设立巡检司,咸丰年间,捻军攻掠青口,咸丰十年,青口人周曰森倡修和安圩,抵御了土匪等的侵袭。但八尺高的城墙,也没有阻挡了日寇铁蹄的践踏。 1937年11月29日,日机首先轰炸青口。投弹3枚落于青口南河下,炸死群众1人,炸毁房屋数间。 1938年5月5日,日机第二次轰炸青口,弹落万胜屋顶1枚,毁屋数间。第三次轰炸,弹落东门外。 5月12日,日机6架次,轰炸墩尚集市,炸死7人,伤十几人。日机同时轰炸小道口村附近山东群众运油小车队,炸死1人,毁油车十几辆。 5月20日,日机6架向小东关村投弹数枚,毁房屋百余间,死伤数人。 1939年2月26日,日机向欢墩投弹1枚,炸死1人。 2月27日,日军第五师团的半个大队,炮兵一个中队,从临沂、莒县、日照等地,向海州进犯。日军滕本大队进入赣榆占据了青口后,在沙河、三洋港、下口、城里、海头、张城、李城、大朱旭等地建立了据点。 自赣榆被日寇占领,赣榆人民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1939年5月底,青口日军一小队十几人进驻土屋,为镇压群众反抗,活埋该村群众1人。10月,三区游击队干部许广起、刘宏度、刘宏钧等人不幸被沙河汉奸中队长孙生本带领日寇逮捕,被杀死于沙河南门外,1940年5月20日,日军怀疑抗日人员在龙河乡活动,滕本大队数百人突然包围了到乡赶集的乡民,用机枪扫射打死100多人,又捣毁了大批货场。 日本人利用“以华制华”的政策,日军滕本大队胁迫朱爱周的大哥朱秉选为赣榆县伪县长,青口商民为求苟安,免于烧杀,听命敌人,组织维持分会,由青口人蒋笏山、前清拔贡王锦昌任会长,同时蒋笏山、王锦昌等人派人和时任赣榆县长的朱爱周联系,说明了商民为免遭涂炭,组织的维持会是为了麻痹敌人,今后听命于抗日政府,所有税收钱粮由抗日政府派员去清收,后朱爱周派遣办事员张鹏来到青口报界税收。青口的财力物力直接送到抗日政府手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日寇占领青口后,日军利用青口和安圩子上炮台设立炮楼,把青口义成小学改成了日军的宪兵司令部,把牌坊街的周家祠堂强占去,设立了劳工局,把伪保安总队设立在青口后宫,把伪盐警队设立在青口城东南角。 在白色恐怖的特殊年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奋起抗日。 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率领下,由山西前线挺进山东敌后,先后创建了鲁西、鲁南抗日根据地。 在这支队伍里,有赣榆人民熟悉的军队,他就是老六团。八路军115师688团,因为长期在赣榆一代作战,被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为“老六团”,688团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特务营,后先后发展为红25军225团,红一方面军第15军团第75师。抗战初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 1941年1月,由鲁南东进滨海地区,此后到抗日战争结束,六团一直战斗在滨海地区,并长期在赣榆坚持斗争。她为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乃至整个山东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赣榆人民爱戴。 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2月,驻新浦、海州、赣榆的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八路军第115师教导2旅和山东纵队第2旅在符竹庭领导下,为了反击敌人,开辟滨海抗日根据地,打通山东与华中根据地的联系,同时反击国民党所谓的“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谬论,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决定组织青口战役,以正面攻击青口这个堡垒。 由符竹庭、曾国华、孙继先、江华组成青口战役指挥部,指挥部决定,以三倍于敌的优势兵力,采取趁敌不备突然袭击的战术,夺取青口战役胜利。 攻击青口的重任落在686团的肩上,686团不愧是支英雄的部队,他们按指挥部要求在青口城东部展开攻击,686团是做足了功课的。 686团的团长贺东生(1911—1998),湖南省攸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红十二军通信连排长、红一军团司令部通信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686团的政委刘西元,吉安县桐坪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指挥部和六团的团长贺东生、政委刘西元根据敌我兵力反复研究攻打方案。在赣榆县城(今赣马)还驻守着伪军李亚藩部约2000人的一个旅,大朱旭驻守伪警察一个大队约400多人,在青口东下口驻守一个班的伪军,在青口西南张城、李城子村驻守伪军约400多人。 他们觉得青口城墙高大,不容易攻破,青口城墙,为咸丰年修建的砖墙,高近三米,每隔数米有城墙垛,有北门,西门、小西门、小南门、南门、东门,六个城门,日本鬼子占领青口后城墙东北角又开一门。西门和南门日本兵把守,北门为伪县保安队把守,东北门为伪警察队把守,小东门为盐警队把守。 青口城内驻守日军虽然只有一个小队多一点,但火力猛;圩墙的东面只有伪盐警队和伪军警察队把守,防守相对薄弱,况且,青口东面没有伪军据点,攻城部队没有腹背受敌的威胁。 3月19日晚,第一纵队开始进攻海头,揭开了青口战役的序幕。至23日,八路军先后拔除了海头、兴庄、大沟等青口外围据点。 25日晚,各路纵队悄悄抵达指定的地点,等待总攻的开始。686团的突击部队进入青口东关,借助民房掩护,潜伏在东门外的大王庙,22时整,八路军各纵队发起了总攻,686团进攻青口,一路纵队进攻张城、李城据点,另一路纵队奔袭大沙河,阻止日伪军部队增援。 老6团指战员冒着猛烈炮火首先发起了攻击。突击队用炸药炸开青口城东门,战士们把重机枪架在屋顶上,掩护指战员突到城内,另一支突击队也在青口城东北角打开突破口。从青口城东门突击的部队沿街道攻向青口前宫向驻守在东大鱼市的盐警部队进行包围,夺取日军的仓库,并攻击青口南门,从小东门进入的攻击部队沿着马号街向驻守在青口义成小学的日本宪兵队攻击。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响彻在青口,手榴弹爆炸的火光映红了青口半边天,青口前宫门口古老石狮也像红了眼一样发出怒吼。鬼子龟缩在堡垒内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在拼命地向驻守在新浦的日军求援,驻守新浦的日军派出增援部队被我阻击部队打退,拂晓又派出近20辆卡车的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增援青口。我攻击青口部队,为了减少伤亡,撤出战斗。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拔除了海头、兴庄、大沟、张城、李城等据点,俘虏了伪军八百余人,并缴获步枪八百余支,粮食数万斤。 由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来得很快,日军的军车堵住了青口的城门,担任掩护的六团2连的二班和七班的十八名战士没有及时撤出青口。 天还没有亮,主力部队奉命撤出青口,机枪班的战士还在攻击敌人的炮楼,从青口东大鱼市通向北像蜘蛛网一样的小巷,甚至还有死巷,外人有时候白天都转晕,战士们从陈家巷往外冲,日军已经从东门涌进来了,他们边打边撤,退守在火叉巷里面。 图四:七班的战士猛冲出去,敌人后退了
天亮了,日伪军端着枪在朝这面搜索,机枪班班长原飞有提议冲出去,于是七班的战士猛冲出去,敌人后退了,但很快又围了过来,他们凭借猛烈的枪声,东面的几个院子还在战斗,战士们在院墙上挖出一个洞,两个班的战士汇合了。他们数了数,包括一排长赵本源在内还有十八名战士,他们在排长赵本源的带领下,一遍遍打退了敌人的冲锋,为了节省弹药,他们不到三十米不开枪,每一枪打中一个敌人,凶残的敌人用掷弹筒向院子里开炮,八名战士牺牲了,其他人身上都带着伤。 太阳偏西了,战士们子弹打光了。 在弹尽粮绝时,大家宁死不屈,把武器拆散摔碎,赵本源排长身负重伤、2班副的腿也被敌人的手榴弹炸断了。“同志们,我们已经拼到最最后一口气了,子弹马上打光了,我们不能让敌人活捉去呀!”,赵本源说完,用盒子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他躺在地上用最后一口气高喊“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参加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就这样倒下了。 这时候2班副把身上的干粮袋解下,里面还有一把穇子面的煎饼碎屑,战友们还饿着肚子呢,他把最后的这点干粮留给他们,随后也用步枪自杀了。 “同志们,我们不能让敌人得到一把好枪”机枪班长原飞有把机枪上零件拆毁,战士们也纷纷把没有子弹的步枪毁掉。 黄昏了,战士们跑到老百姓的家里藏了起来,有五个战士换成老百姓的服装,被藏在老百姓家的床底下。 枪声停了,敌人牵着大狼狗和汉奸们在挨家挨户的搜查,原飞有、李会元、孟兆阁、马培真、孙玉坤、孙鸿太、何兆生、张秀格八位同志从老百姓的草垛里和床底下搜了出来。 勇士们被绑住押往日本宪兵部,他们虽然都是遍体鳞伤,但勇士们都高昂着头,路过青口前宫,前宫门口的石狮也呜咽般低下头,他们被关在城西北角的义成小学鬼子宪兵队部。 一个鬼子牵来一条大狼狗,用手一指,狼狗恶狠狠的扑向穿军装的勇士,战士们身上的衣服全被撕烂,狼狗一口撕掉一块肉,战士们咬牙切齿的咒骂日本鬼子。 恶狗扑向勇士们
鬼子用带钉子的皮鞋踢着战士们的脚,汉奸用竹竿敲打战士们,有几位勇士的头骨被他们打断了。 被关在青口的六天里,勇士们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吃一口饭,每天的折磨,得到都是勇士们的咒骂。 到第七天,青口的鬼子没有撬开勇士的嘴,残忍鬼子的用铁丝穿在勇士的肩甲骨下,用汽车把他们押往新浦,汽车慢慢的驶在青口南北大街上,街两边站满了老百姓,鲜血从勇士们的身上流下来,勇士们昂起头靠在一起,每个人都满身创伤,脸上带着菜黄色,露着嶙嶙的颧骨,衣服破烂了还带着黑暗的血块,然而每个人的心还是属于革命的,八路军的,共产党的。老百姓都偷偷的擦着眼泪。 鬼子以为用这几个被他们打得半死不活的八路而显示他们的胜利,但从这不屈的头颅上看,鬼子又失败了。 鬼子把八位勇士押在新浦的屠宰场(第八工厂),轮番拷问, “你们是东进支队还是南进支队?你们团长叫什么?营长叫什么?部队番号是什么?” 没有人答应,一会机枪班长突然开口“你妈的,要杀要刮,别想问出半句”战士马培真也开口“营长姓曹,叫操你祖宗三代”鬼子问翻译官说什么,翻译官不敢说,鬼子生气了,要他直译,翻译官把他们骂的翻译出来,鬼子气得跳起来,一个鬼子跑到马培真身边,用皮鞋踢他的脸,把马培真的鼻子踢掉了,血喷射出来。 图六:战士马培真开口“营长姓曹,叫操你祖宗三代”
鬼子又问了几句,回答的仍是破口大骂,鬼子无法,把他们摁倒跪在地上,一桶桶的凉水向勇士们的身上倒,每个人身上都打着冷战,牙齿发出“磕磕”的响声。 凉水倒过后,又端来一盆熊熊的烈火,鬼子硬把那烧红的煤渣要他们吃下去,放在他们手上身上,直烧到气泡子,还问“冷不冷?” 凶残的鬼子把勇士们四个人绑在一根木柱上,这里曾经有许多抗日的仁人志士被日寇用开水煮死喂了日军的军马。 夜深了,战士孟兆阁忍住疼痛,收缩双手,使劲地磨,皮肉都磨破了,下半夜他终于挣脱双手,把捆在身上的绳索解开。随后,他又解开绑在同一个柱子上的3个人的绳索。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是日军哨兵来查哨的。哨兵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儿就走了。当他们去解另外4个同志的绳索时,鸡已叫了。 那4个同志说:“你们快点走,天亮了一个也逃不出去,快走!”原飞友、孟兆阁等含泪与战友们分手,翻过围墙跑了出去。没有跑掉的马培元、孙洪太、何北生、张秀阁四位勇士不久后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 原飞友等4人往南跑了一里多路,越过一道深水沟后,大家分手了。孙玉琨、李会元继续往南跑去,此后便下落不明。
图七:勇士们挣脱绳索逃脱 孟兆阁同志和机枪班长分别后,独个儿日夜向西北方向走 , 他一路讨饭,过了铁路到了海洲附近,听老百姓说:西边庄子有二三百八路军驻守,他喜的跳起来,饭也不讨了跑到西庄去,找上了队伍,首长热烈欢迎他,因为他过于劳累,特地送他到医院修养一个时期。孟兆阁出院后他重返战场,不幸于1944年在石沟崖战斗中壮烈牺牲。
机枪班长原飞有离开孟兆阁以后,他顽强的慢慢的爬到离青口只有二里多路的地方,遇上我们的地方工作同志把他抬回来,因为伤势过重到医院的第二天就牺牲了。 青口战役历时12天,我军攻克海头、兴庄、李城、张城、寺后、大沟南等日伪据点,缴获大炮3门,步枪800余支,驳壳枪40余支,烧毁汽车两辆,子弹2000余发,并控制了大批盐滩为坚持滨海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口战役是在正面战场上八路军又一次攻击日寇盘踞的城堡的攻坚战,青口战役的胜利,扩大了抗日根据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对青口战役中涌现的十八勇士的事迹,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青口战斗胜利,特别十八勇士对人们的鼓舞,滨海军民为缅怀牺牲同志,特别是青口战役十八勇士,提出了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的建议。1941年7月,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亲自选址,跑遍赣榆、莒南、临沭3县边界山区,最后选中了赣榆县马鞍山,马鞍山后被改名为抗日山。 青口十八勇士,赣榆人民没有忘记他们,1991年7月1日,赣榆县政府在青口镇火叉巷北立碑纪念。 “十八勇士纪念地”大理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青口,碑文:一九四一年三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发动青口战役,首克青口据点,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二团十八位勇士,在火叉巷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八名战死,二名自戕,其余被俘,宁死不屈,只一人生还,是谓青口战役十八勇士。 这个碑立了之后,赣榆青口镇居民每年都用红漆描一遍。十八勇士的英名和精神,已经永驻赣榆人民的心中。 青口十八勇士,全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在2015年9月3日,青口战役发生74年后,“青口十八勇士”的不倒战旗将再次在中华大地飘扬,参加““9·3”大阅兵的一部分战士将高举“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帜,走过天安门城楼。“青口十八勇士”的荣誉旗帜将和“长城中队”“郯城战斗模范连”“马石山十勇士”“回民支队”“晋察冀军区”等荣誉旗帜一起,在“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中接受检阅。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帜飘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这是一群在青口巷战中应该被记住的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图八:赣榆十八勇士纪念碑
图九:“9·3”大阅兵(青口十八勇士旗帜飘荡在天安门广场)
后记:青口战役,共有十八位勇士被围困在青口火叉巷,他们战斗在最后时刻,即使是身负重伤,也不愿当俘虏,当他们拿起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我就时时想起了“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他们或她们经历过那个战火纷飞、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他们是谁?他们老家是哪里的?到现在也许有的还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留下了最动人的篇章,他们永远定格在那个青春的时代。我也就特别想寻找烈士的足迹。 青口十八勇士的事迹最早是军旅作家白刃报道出来的。白刃笔名王爽、蓝默。福建石狮人。中共党员,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参谋、新闻干事,《鲁南时报》总编辑,《战士报》主编,连政治指导员,丹东广播电台台长,滨海军区《民兵报》总编辑。 1941年5月,孟兆阁同志逃出日寇的魔窟回到部队医院疗伤,白刃同志到医院采访了孟兆阁,当天写下了《十八勇士》的通讯发表在5月的《战士报》上,在医院采访了孟兆阁回师部的路上,遇到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向阮若姗等同志介绍十八勇士的英雄事迹, 1941年8月,文工团写了话剧,在慰问部队时演出。 1941年8月,115师政治部在蛟龙湾召开全军政工会议,这篇报道在全师政工会上得到肖华的表扬,并号召部队以《十八勇士》为教材,学习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1946年11月28日,山东渤海区党委印成小册,作为传统教育材料。1948年3月,东北书店出版白刃著、梁坤生插图《十八勇士》小册。 白刃《十八勇士》记载了十八位同志只有孟兆阁一人生还,因为当时是白刃在医院里采访了孟兆阁,当天就写了这篇报道。所以后来所有文章都从属这篇报道。包括赣榆十八勇士纪念地碑都记述了一位生还者。 但在2001年5月《白刃文集 》第7卷:1941年3月山东滨海《战士报》《十八勇士》末尾记载‘几天以后,李会元和孙玉坤也回来了。’ 1948年3月,东北书店出版白刃著、梁坤生插图《十八勇士》小册注明为1941年5月,说明了《白刃文集 》中“几天以后,李会元和孙玉坤也回来了。”是作者后来知道了又加上的。 这就说明了十八位勇士,至少有3人为生还者。 济南军区政治部编研室编《两岳军魂 》 第3集,谷办华等撰写的《青口十八勇士---记赵本源等烈士》在文章最后也记载了“李会元和孙玉坤逃回来不久也牺牲了”,说明了李会元和孙玉坤也是活着回到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一○三四部队政治部编《为新中国而战》选自1959年7月31日《吉林日报》罗国才等整理的《青口十八勇士》在最后“孙玉坤下落不明,只有孟兆阁、李会元找到队伍” 在《白刃文集 第7集》 223页,: “在1944年8月,山东军区在坪上召开群英大会,我看见了十八勇士之一的李会元同志在主席台上,引起回忆,写下长诗《敬礼!亲爱的勇士》重修歌颂他们的英雄事迹。”说明了十八勇士之一的李会元同志在1944年8月还在八路军的部队里。 1942年7月3日,在延安的作家丁玲根据电报文,应朱总司令的要求写了短篇小说《十八个》。 据赣榆青口镇老年人回忆:剩下的几位勇士躲进了三叉巷后,有几位同志被青口镇居民换成老百姓服装,其中一位被巷子里的一位大婶藏了起来,日本人搜查到后就逮着他们,用铁丝穿,把十八勇士逮起来抓走了,他们也就十八九岁,说话都是侉音,斜挎干粮袋,里面也就是些碎煎饼屑,有的腰间还挂着虾酱罐。当年十八勇士中有一名幸存者,而那名幸存者正是被三叉巷居民藏起来的。文革时期,那位大娘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被管制扫大街,后来那名被救的战士回赣榆青口,看到后,立即反应到上级,解除了那位大娘的管制。究竟那位大娘姓汪还是姓庄,是谁,已经无从查起了,但他们都是赣榆老百姓。 青口战役的青口十八勇士有记载的姓名为:赵本源、原飞有、孟兆阁、孙玉坤、李会元、马培真、孙鸿太、何兆生、张秀格。还有几位勇士的姓名也没有查到。但我想,十八勇士的姓名能否查清,已经没有必要了。 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 他们有个共同的团体,十八勇士! 十八勇士的血肉之躯就是一座丰碑! 十八勇士,将永远活在赣榆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