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762|回复: 2

[岁月留痕] 莒南人祖籍为何多是江苏东海(此东海明朝在云台山、花果山、南城一带。非现在东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1 1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多系江苏古之东海,自东海迁入莒地的时间也多为明朝洪武初年和永乐年间,这是莒南人普遍了解的常识性史实。这一史实,在全县各大姓氏的谱碟、碑文中也多有记载。《重修莒志》记载:“氏族之兴,肇自古昔,以官以邑,各有本源,莒之已嬴,今竟阒如,晋南以来,诸葛、徐、刘、臧氏诸族,文学勋名,大显于世,而求其遗裔,渺不可得。今之诸氏,多于明初来自东海,以前皆无可考”。也明证了莒南人的祖籍多为江苏东海。而查阅《莒南地名志》发现:在莒南现在有的759个行政村,994个自然村中,约近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来自东海,其姓氏包括张、王、李、陈、孙、刘、徐等一百多个姓氏,更明证了东海是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
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是东海,为什么在明洪武初年和永乐年间,大举北迁并在莒地落户生根呢?查阅《明史》、《重修莒志》、《胶南移民考》等史料,参考各大姓氏的家谱、族谱综合分析之,大致认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原因:
一是宋金时期的南北战争和宋王朝的南迁,造成莒地大量人口消亡和迁徒。莒地东近黄海,气候温和,山川秀丽,土地肥沃。历史上不仅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宋金南北战争爆发后,莒地作为战争双方的拉锯战场,战争连年,生灵涂碳,人民群众房屋被毁,田禾遭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躲避战争,百姓们纷纷举家外逃,造成莒地人口锐减。宋金战争结束后,腐败无能的北宋王朝为逃避金人的追歼,逃亡到江南,并以长江为界,苟且偷安。在北宋王朝南迁之时,莒地部分北宋遗民不堪忍受亡国之辱和金人的欺凌,也纷纷举家随宋王朝南逃,再一次造成莒地人口大面积的消亡。对此《重修莒志》记载:“盖赵宋南迁,隶属金元,板荡流难,而晋绅编户,具祸以尽,岂不痛哉。”
二是宋王朝南迁后,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的金(女真族)、元(蒙古族)两大少数民族,为争夺北方的土地、人口、政权,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终以元军战胜并取代金朝而雄据北方广大地区。元军为征讨南宋王朝,在两淮地区大量屯兵,并在土地肥美的沂沭河以东地区,驱赶人民,纵兵牧马,致使本受战争蹂躏的宋朝遗民,再受背井离乡的煎熬。莒地出现了“蓬蒿四十里,村舍两三家”的荒凉景象。?
  三是元朝末年,由于元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战争非常残酷。元军与地主武装联合对农民起义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莒地作为元末农民起义军活动频繁的地区,也连遭战争重创,人口十亡八九,真正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
四是莒地除了是宋金南北战争和元军同农民起义军战争的重灾区,还饱受地方军阀、土匪和流寇的洗劫。据《重修莒志》记载:“宋宁宗嘉定四年,益都人杨安儿起掠莒(州)、密(州),安儿死,其妹四娘子统其众,复掠食至莒之磨旗山(马亓山)。十一年春正月,李全袭破莒州。夏五月,金黄阿鲁答袭破李全于莒州”。记载了杨安儿、杨妙真(四娘子)的红袄军与金兵在莒地特别是莒南马亓山附近攻杀不息的战事。又据《陈氏族谱·序》中记载:“始祖本东海大村人也,稽自元末之衰,山东总兵有毛一清(中国通史记载为“毛贵”)者,乘元明未定之际,聚雄兵百万,横行一区,大肆杀掠,鸡犬扫荡,人民逃难,千里无烟,房屋尽空,荆棘满地,青草遍野。斯时也,父子朝食而暮不保膝下同欢,夫妻夜聚而昼难定旧巢之复眠。母南子北,兄东弟西,寂寂寥落,虽有山东之名,而无山东之实矣。”军阀割据,匪寇称雄,也是造成莒地人口消亡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战争过后的瘟疫,以及旱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的重叠出现,也是造成莒南地方人口消亡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史料证明,莒地经过连年的战争消耗和匪患的洗劫、朝代的更替,人口大面积迁徒、消亡,至元朝末年,已成为人烟稀少的旷野。明朝建立后,为巩固边防,恢复经济,让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富民、强兵、固国的战略决策,朱元璋首先使朝廷上下均明了“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决定了招募流民回乡、移民垦荒、移民屯田(分民屯、军屯两种)等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时五十余年的大移民就此拉开了序幕。
明代的大移民,自洪武二年至永乐年间先后10余次,共向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地移民数十万人。最初的移民基本方针是从人口稠密、经济富庶的广东、山西及江南的苏、浙、嘉、湖等省份、地区,以“三丁抽一”的办法,责令成年男子迁徒到人口稀少地区。此办法刚刚推行不久,朝庭紧接着又严令推行“二丁抽一”的法案,明令:凡一口之家中,以男为丁,一户中若有男丁两人者,必须分野,以加快大面积移民的速度。对此,《陈氏族谱·序》记载:“明太祖登基,首命汤和任山东宣抚使,招济离散百姓,但杀掠数十年,人民荡然,即有复业者,皆漏网之鱼耳。群臣本上,明太祖凄然,复命各省由人口稠密者三丁抽一,务携妻子各占地方。该抚使给其牛、种,垦野修庄,暂为栖身之处。又载:“始祖六人自东海大村来我山东日照县西车疃桑行地,盖屋两间,锅造未干,而国命叠张,圣旨下:有二人同室,不分野而居者,依列问罪。”以此可见当时移民的决心之大,法令之严。?
  明朝大移民的分布很广,以河南、山东、河北为迁入人口最多,在山东以鲁西南、鲁东南迁入移民最多。鲁西南以滕州、枣庄、微山等为主要迁入点,迁入人口多为山西洪洞县人。鲁东南地区临沂、日照两市迁入人口除部分来自安徽、山西洪洞县,多为江苏东海。东海人外迁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东海地处沂、沭河下游平原富庶地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是自秦、汉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虽同莒地一样同遭战争的灾难,但比较莒地而言,物质基础雄厚,人口密度高,基数大,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远远超过莒地。而且由于受经济的支持,人口繁衍速度较快,成为大移民的人口迁出地之一,也就顺理成章。二是元末明初,元末起义军张土诚残部和倭寇勾结横扰沿海,沿海被迫实行“海禁”以“备倭”。洪武年间,明政府就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如敢有私下与诸蕃互市者,必寘之以法”(《明太祖实录》)。明初海州云台山(今连云港花果山所在)尚在大海中。这样的海禁森严,致使海船断绝,商船无法往来,扣船封海,沿海岛民鱼无售处,货无购处,海州岛民失去了生活所依,逃亡者(外迁)愈众。其后海州地区为了封海裁海,杜绝岛民与张土诚残部的联系,凡沿海居民悉令内徒。因此,综合分析之,第二个原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而莒地作为与江苏东海相距百里的近邻,气候、物产、风俗习惯与东海基本相似,东海人要外迁,不愿背井离乡走得太远,选择莒地作为第二故乡也就情有可缘,可想而知了。?
  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各大谱牒所言称的东海(海东),其故址与区域、范围是指现在的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连云港市所辖的赣榆、东海、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3区等更广义上的大东海,轴心在连云港,而决非狭义上专指的现东海县狭小的区域范围。
据史料记载:连云港古称瀛州,秦时称朐县,属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称海州。唐代以后,除元代一度称海宁州外,其余各朝连云港一直延称海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州设县,海州改称东海县。1933年设立东海行政区。同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因面向连岛,背依云台山而取名连云港。全境解放后设立新(浦)海(州)连(连云港)特区。1949年10月建立新海连市。1950年5月,东海县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12月又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因港口而正式定名为连云港市。在这期间,东海的行政中心一直在海州(连云港),直至1957年东海县城才由海州搬迁至牛山(今东海县城驻地)。
东海一词作为地名是以东海郡的形式出现的。汉在秦置三十六郡的基础上,为加强地方领导,又在不少地方增加了大量的郡置,东海郡就是在那个时候和背景下出现的。据《中国古地名考》记载:东海郡,汉置,故址在山东旧兖州府东南、至江苏邳县以东至海皆是,治郯,在山东郯城县西南三十里。其区域范围包括今天的山东的枣庄、临沂、济宁局部,江苏徐州的新沂、邳县、睢宁,宿迁的沭阳,连云港的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地。另记载:南朝宋置,东魏改曰海西,隋废,故治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东魏置,隋废,故城在今江苏灌云县郁州。东魏曰海州,隋改置,元废。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连云港西南海州镇)。另据史料记载:古之东海郡,有二处。汉代的东海郡在今天山东省郯城一带;东魏及隋唐后的东海郡,相当于今天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这说明东海作为行政区划的概念,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而不同的时期的东海,其行政中心也分别在今山东的郯城和今江苏连云港所辖区域内。史鉴于此,我们不难看出,明清时期各大谱牒所言称的东海,当为东魏及隋唐以后的所指的东海郡范围,也即连云港的故称――海州的区域范围。
  东海县以县的名字出现是在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据《东海县志载》: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属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今云台山一带始建东海县、属东海郡,因当时县境东边临海而得名。这是东海作为县治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历史典籍中。此后,自晋到隋、唐、宋几个朝代,屡有罢郡为州或改州为郡之变化,但这一带所建东海,朐山两县一直比较稳定。元代海州升为海宁府,后降为海宁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东海县并入朐山县,明初,朐山县并入海州,属淮安府,辖赣榆县。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又将沭阳县划入。民国元年(1912)海州废撤,分为东海、灌云,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八行政区。从东海郡到海州,再到东海县的史料记载看,明洪武至永乐年间迁入莒地的东海人,把自己的祖籍称做东海或海东(海州、东海的简称),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连云港这块土地上,海州与东海交替并存,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地方,两种叫法,正像我们把十字路称作莒南县城,把莒南县城叫作十字路一样。
  在查阅连云港、东海县史料的时候,让我感到惊喜和欣慰的是,历史虽然经历了六个多世纪的沉淀,今天,当我满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连云港市的电子地图,搜索到新浦区花果山乡,竟欣喜的发现,那些令我们魂牵梦绕,感到熟悉而又亲切的故乡的村名,如大村、小村、当路村、云台山、孙家山等至今犹在。点击着这些故乡的山名、地名、村名、岛名,我们还怀疑自己的祖籍和故乡不是东海吗?
发表于 2015-5-11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来源于:东海――莒南人永远的祖籍与故乡
http://www.jnw.cc/news/NewsShow-2058.html

来源:莒南网  2012-9-14 10:02:11 

作者:莒南县政协 陈常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20:0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路十八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5 15:40 , Processed in 0.0742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