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查看: 2449|回复: 3

[海湾拾贝] 赣榆碑刻系列之六 《赣榆古墓志铭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0 0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榆碑刻系列之六赣榆古墓志铭辑


周东注:赣榆碑刻系列结束篇,感谢大家关注。后面是关于《赣榆乡试硃卷辑略》系列。


    墓志铭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过去的一般人家多用红纸,用鸡蛋清等涂色,做成旌,写上死者姓名,年龄等,放在棺材上面,也能保存多年。有钱的或有功名的把墓志铭刻在石头上,一块是姓名,一块是墓志铭,两块对扣,用铁箍箍紧放在棺材头。

一、裴天祐,字顺之,号鹤洲,明代赣榆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
历官建安令(今福建省建瓯县)、监察御史,巡按河南、陕西、四川、山东。拜大理寺右丞、左丞,晋右少卿。逾年擢升光禄寺正卿,终致仕归里。
裴天佑埋葬于 戴岭村,村后“裴湖”的地方,公元一九六六年,被当地村民挖掘。此墓直径约20米,破土后发现墓为砖墓,高于地平,墓室外浇浆封石灰混合物,厚度约40--50公分,质地坚硬,铁镐、大锤钢钎皆不能破。大队干部研究,决定以炸药攻破,故遂以普通炸药爆破了墓顶。
棺头有石板对掩,上下外箍铁条两道,就是今天我们看见的裴天佑墓志石碑。
斗转星移十年,悲剧却在延续,公元一九七七年,原来属于戴岭村的这块“裴湖”地块划归了马厂大队。在赣马公社的组织协调之下,紧接着又对这里尚存的另一明代古墓进行了平整挖掘。这座墓当时有好多人不知是裴家的哪一位,经考证现在虽然已经知道是谁,但留下太多的遗憾。
        挖掘的墓志铭石碑随处散放,后期放在赣马公社文化站里,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归宿,赣马中学碑廊。
后期有文章多次提及裴天佑及他的墓志铭,都是县志记载的何宽撰《裴天佑墓志铭》,甚至张冠李戴,把他人墓志铭上内容也挪到裴天佑身上。
赣马中学碑廊,我去了多次,对裴天佑的墓志铭也多次拍照,就是没有详细把碑文记录下来。
后来我仔细对照发现,赣马碑廊上的裴天佑的墓志铭那块应该是他儿子裴玮的墓志铭。
裴天佑的墓志铭在碑廊上面两块,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下面两块是裴玮的墓志铭,字迹较清楚。
裴天佑撰写《鬻儿行》,校《隆庆海州志》。
裴天佑的墓志铭由他同榜进士都御使何宽撰文,潘季驯书写。

二、裴玮,裴天佑的儿子,鴻臚寺序班,裴天佑去世后他“南走淮陰北走京師”不遠千里乞求皇上得“赐已故光禄寺卿裴天祐祭葬如例”
裴玮墓志铭由他姐夫、进士阮嘉林等撰写。

三、倪文纯,字杜青,倪家十一世孙,配董氏。崇祯八年(1635)岁贡生,历任太和训导、寿州训导、河南教谕。以御李自成有功,史可法荐擢太和知县,调任息县知县时不赴,奉母归。给事中丁允元、御史刘允谦、苏京皆为其门生。著有《偶存》、《独秀山房集》。死后葬于倪林村。
文革时期,倪林村对倪家祖坟进行挖掘,倪文纯的墓志铭石碑随意丢弃,被村里人捡回家当成堵鸡屋的门,倪文纯老先生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又过了几年,有文史研究专业人士到倪林村调访倪长犀《地震记》的史料,发现倪文纯墓志铭碑,赣榆当时还属是于徐州地区管辖,倪文纯墓志铭碑被徐州博物馆收藏,也算是好的归宿了。

四、倪长犀(1631一1688年),倪文纯孙子,倪同德长子,字六通,号郁州。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殿试中进士。历任河南仪封知县、定南厅知事、湖北谷城知县。卒于谷城县令任上,归葬于赣榆倪林村倪家祖坟,村中人称“进士陵”。文革时期,倪林村对倪家祖坟进行挖掘,对一座古坟墓挖掘时,发现墓室外浇浆封石灰、糯米汁等混合物,质地坚硬,铁镐、大锤钢钎皆不能破,只好作罢。后人猜测那是倪长犀坟墓。
倪长犀的坟墓,到目前还没有挖掘。
关于赣榆倪林村的典故,多数人认为是倪长犀的坟墓埋在那里属于倪陵,经查证倪家家谱上看,倪长犀的爷爷倪文纯埋葬在那里时候已经是叫倪林或倪陵了,可见倪林村的典故是倪家祖坟在那儿,而不是指倪长犀是埋葬在那的缘故。

五、董志毅(1540-1624),字子道,号望峰。洪武四年由胶州迁来赣榆的,原居殷庄舍庄,后迁居县城即今赣马城里。明甲子(1564)科举人,官南漳、攸县令。萬曆十六年董志毅任瓊州府同知。为上官嫉罢归,事白复其官,不就,终卒于乡,年八十四岁。
董志毅为政清廉,一心为民办实事,不图名利,有“清白世家”匾额一块。这就是赣榆董氏堂号“清白世家”的由来。
董志毅曾撰写《后鬻儿行》倪文纯给董志毅作传。
董志毅墓志铭不知流落何处。

六、董启1562--1616董志毅次子,字君正,号衷所,曾以布衣身份帮父亲董志毅冤雪璧还;娶裴天佑孙女为妻,生子董宗宣,孙董闰。董启的墓志铭,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万历四十五年赣榆县训导徐榛撰写,现秘藏于赣榆董氏家族。

七、董杏1573-1656董志毅四子,字岁星,号星为,天启二年岁贡,除休宁训导,迁镇平教谕,曾搜集万历、崇祯年间资料,编修《崇祯赣榆县志》
《续崇祯县誌小引》、诗集载《董氏宗谱》。
董杏的墓志铭碑不知在何处。

八、董闰(王子旁):字良和,董志毅曾孙,董启 孙,倪文纯的女婿,卒年42岁,明崇祯壬午科(1646)进士,改庶吉士,少孤,事诸父备敬。
吏部尚书王崇间给董闰书传。
董杏的墓志铭碑不知在何处。

九、许鼎霖(1857一1915年),字九香,世籍安徽歙县,至高祖时迁于赣榆县二沟村。
许鼎霖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年)受命为内阁中书,充本衙门撰文。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秘鲁领事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皖先后任盐运使、庐州知府、署理风阳知府、大通税监、安徽道员,代理芜湖道署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浙江省任洋务局总办。宣统二年(1911年)初任本溪湖煤铁公司督办、盐政正监督、奉天交涉使。1913年初加入国民党,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5年任苏北荡营垦务督办、江北赈务。1915年10月15日,许鼎霖病逝于上海,归葬于老家赣榆县二沟村。
“文革中的1966年冬,许鼎霖坟墓被附近村庄造反派挖掘毁坏,掠去随葬物品。后其坟墓又被村民圆成原状。现在,许鼎霖的大坟还坐落在二沟村的许家老坟地。”这是许鼎霖后人的原话。
       
文革初期,许鼎霖家墓遭挖掘,尸体被移到他处。墓志铭墓碑被赣榆县青口镇文化馆收藏,后被砌入墙里。青口镇政府搬到东关路的时候,老房址让给青口小学。九十年代初,青口小学改扩建,在拆房子时候发现许鼎霖的墓志铭,当时瓦匠要砸毁,当时有一青口老人在现场说这是文物,不能砸毁。
结果许鼎霖的墓志铭石碑被埋入地下,后寻访得知,那个位置初期是水泥地面篮球场,后期上面盖了房子做了教室。不知何时再见天日了。
许鼎霖墓志铭由义宁陈三立撰,南通状元张謇书。
公元二零一三年,连云港市文保志愿者来赣马碑廊做拓片,把大家对赣榆碑刻的探究推向高潮,大批文史爱好者到赣榆寻访研究。也许在这个契机下还有更多的古碑大白于天下。

资料来源:
1、        嘉庆《赣榆县志》
2、        裴天佑墓志铭
3、        裴玮墓志铭
4、        董志毅次子董启墓志铭
5、        许鼎霖墓志铭
6、        乾隆《琼州府志》
7、        《仪封县志》
8、        赣榆《倪氏族谱》
9、        《海忠介公全集》
10、        《攸县县志》
11、      董志毅的乡试硃卷
12、     裴天佑的乡试硃卷、进士登科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3-6-10 08: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看不懂 图上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0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非 发表于 2013-6-10 08:36
表示看不懂 图上的文字

十二字篆书“明光禄寺卿鹤州裴公墓志铭”

图片缩小,看不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3: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董氏堂号“清白世家”的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IGANYU.COM

GMT+8, 2024-11-15 15:46 , Processed in 0.0785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AiGanYu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